,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智库 >> 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020-05-05 19:03:31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859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劳动教育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传统文化显著特征之一是强调“入世”,因而培养人才也要立足于实践。儒家教育理念中包含“游于艺”,讲学不应局限于象牙塔,而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先圣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都要归功于游学,即在实践中思考和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笃行”“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都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被传承至今。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知行合一”把握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义。

  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劳动。劳动是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出发点,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因此,新时代强调劳动教育既是对“知行合一”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概言之,就是培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无疑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第一典范。

  17岁时,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可见,马克思在中学时就有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为大家而献身”的人生追求。一句“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更是触动无数人的心灵深处。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整个一生中都没有动摇过这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即使遭遇无数压迫,经历无数苦难,马克思也不忘初心,始终坚定为人类福利而奋斗的信念。究其原因,马克思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劳动的认识,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劳动观。最终是科学信仰的力量支撑了马克思的初心和高尚的人生追求。这个科学信仰的力量就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首先,人的本质的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深入考察,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的活动都是出于本能或条件反射,而人的实践活动则伴随着自觉思考。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本能或体力运动,而且伴随着自觉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说,人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思考,并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发明了工具和文字。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工具,因为它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使知识得到持续性积累,最终形成人类独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其次,马克思在深入考察人类文明史时发现,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所有的生产实践活动都不是由单个的人来完成,而是以共同劳动的方式来完成。无论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在共同劳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概言之,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

  因此,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劳动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科学论断。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一科学论断坚定了马克思的初心和高尚人生追求,坚定了马克思为人类进步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由此就不难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什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同时具有强大的科学理论做支撑。正是因为践行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并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培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根本上是加深对人民群众这一劳动主体的认识。只有尊重广大劳动者,深刻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才能真正领悟“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科学论断。只有深刻把握这一科学论断才能像马克思一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因此,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人民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姓名:丁涛 工作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ex.cssn.cn/mkszy/yc/202004/t20200428_5119682.shtml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