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智库 >> 乔东教授乐解《道德经》(64-72章)

乔东教授乐解《道德经》(64-72章)

2017-10-01 11:29:33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746

职工文化是“职工做人之道”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做事之道”的文化,职工不懂“做人之道”,企业也很难懂“做事之道”。职工文化做不好,企业文化也很难做好。作为“职工做人之道”的文化,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可以从《道德经》(64-72章)中悟到很多“做人之道”。《道德经》(64-72章)告诉我们:“做人之道”关键不仅在于明“大道”更在于行“大道”。

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明白: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因此,这些职工做事情在它尚未发生以前总能处理妥当,做大事在麻烦没有产生以前总能早做准备。他们清楚: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有所作为,那样将会招致失败,因为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这些职工总是践行圣人之道无所作为,所以他们就不会招致失败,他们总是无所执着,所以他们也就不会遭受损害。他们知道: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他们总是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因此他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他们总是坚守圣人之道,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他们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他们都是善于践行“大道”之人,不会煽动人们知晓智巧伪诈,而是影响人们淳厚朴实。他们明白:人们之间之所以难于相处,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处理人际关系,就必然会危害人们,不用智巧心机与人相处,才是人们的幸福。他们了解这两种与人相处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这就是他们践行的“大道”。他们清楚: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他们总是践行圣人之道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总是在言辞上对人们表示谦下。他们总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追随,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们的后面。所以,他们坚守圣人之道虽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追随,但是人们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在人们面前,人们总能受到他们正能量的影响并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激情。越来越多的人都乐意拥护他们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们不与人们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愿意能和他们相争。他们践行的圣人之道之所以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就是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他们践行的“大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他们总是有三件人生的法宝,总是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不奢侈,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他们有了慈爱,所以才能勇武;有了不奢侈,所以才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才能勇往直前,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会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那样的结果就会走向死亡。他们总是坚持慈爱,用来征战总能成功,用来守卫总能巩固。“老天”总是“援助”他们,就是因为用柔慈来保护他们。他们都是善于影响他人做大事的人,不会轻易逞其勇猛;都是善于做大事的人,不会轻易发怒,都是善于取得成功的人,不会轻易与对手正面冲突,都是善于与人相处的人,总是对人表示谦下。这就是他们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就是他们善于借用别人的能力,这就是他们善于符合自然之道,就是他们遵循的“大道”。他们总是在竞争中不轻易主动出击,而是采取守势;总是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他们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振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对手,却像没有对手可打一样;虽然有能力,却像什么都不会一样。他们清楚: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因为轻敌几乎可以丧失他们的人生的“三宝”。所以,与对手相当的时候,他们作为看似不敌看似无力甚至看似悲观的一方,总能获得胜利。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大道”。他们坚守“大道”说的话有时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但是很少有人能理解的了,更很少有人能实行。他们说的话有智慧和意蕴,做的事有根据、有价值。正是因为理解这些道理的人很少,所以理解他们的人也不多。能理解他们的人很少,那么能主动取法于他们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他们总是践行圣人之道,表面看他们总是穿着“粗布衣服”,但怀里揣着“美玉”。他们总是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的高明;如果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很糟糕的事情。他们总是践行“圣人之道”看似没有缺点,是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们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们就没有缺点。他们知道:当人们感觉不到压力和威胁的时候,真正的压力和威胁就真的要来了。他们不会逼迫别人做什么,也不会阻塞别人的发展。他们不会给别人造成压力和威胁,所以人们才不会厌恶他们。因此,他们总是践行圣人之道,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他们总是舍弃自见、自贵等后者的做法,而保持自知、自爱等前者的做法。  




附录原文及译文(64-72章)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局面安定容易维持),
其未兆易谋(事变还未有迹象则容易图谋),
其脆易泮(事情脆弱之时容易消解),
其微易散(事物微小之初容易分散)。
为之于未有(有所作为来源于空白的领域),
治之于未乱(治国安邦开始于未动乱之前)。
合抱之木(合抱之粗的树木),
生于毫末(生成于稚嫩细弱的小苗);
九层之台(九层之高的楼台),
起于累土(起建于一篮一筐的累土);
千里之行(千里之外的行程),
始于足下(开始于脚踏实地的起步)。
为者败之(为所欲为者必败),
执者失之(执迷不悟者必失)。
是以圣人(因此圣明之人),
无为故无败(不去为所欲为所以不会失败),
无执故无失(不会执迷不悟所以无失方向)。
民之从事(有些民众做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常常是几近成功但却功败垂成)。
慎终如始(始终谨慎如一),
则无败事(则无失败之事)。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
欲不欲(追求众人不愿意追求的境界),
不贵难得之货(不会看重众人认为难得之货);
学不学(学众人不愿意学习的冷门),
复众人之所过(来弥补众人所遗漏的过失)。
以辅万物之自然(这样做是为了万物自然的规律),
而不敢为(而自己不敢妄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古代善于应用大道规律的统治者),
非以明民(不是用巧智诡诈的小聪明来治理民众),
将以愚之(而是用敦厚朴实的大智慧来感化民众)。
民之难治(民众之所以不服管教难以治理),
以其智多(是因为他们看穿了巧智诡诈)。
故以智治国(所以采用巧智诡诈来治国安邦),
国之贼(无异于国贼);
不以智治国(不以巧智诡诈的方法来治国安邦),
国之福(是国家的福音)。
知此两者(知此两种治国安邦之道的统治者),
亦楷式(也应该知道哪种方式是样板),
常知楷式(经常感知这种楷式给民众的好处),
是谓玄德(可以说是掌握了大道深奥的德性)。
玄德深矣远矣(大道深奥的德性无比深远啊)!
与物反矣(它可以与万物一道返朴归真),
然后乃至大顺(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顺的局面)。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所以能成为天下川谷的统治者),
以其善下之(是它善于居下的品质决定的),
故能为百谷王(所以它能够成为天下的川谷之王)。
是以欲上民(因此要想成为民众的统帅者),
必以言下之(必先以谦下的言辞赢得信赖);
欲先民(欲走在民众的前面),
必以身后之(必须把自己的利益置之身后)。
是以圣人(所以圣人),
处上而民不重(处于民众之上而民并不增加负担),
处前而民不害(处于民众之前而民也不感到妨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所以天下百姓乐于拥戴而不厌烦),
以其不争(正是因为圣人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天下自然没有人能与他竞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天下都传说我们得道之人神通广大),
似不肖(对这种似是而非的传说不敢接受)。
夫唯大(我们惟恐人们夸大事实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故似不肖(所以对这种传说应该持有不敢接受的态度)。
若肖久矣(倘若纵容人们似是而非的传说时间久了),
其细也夫(我们自然也会变为微不足道的凡夫俗子)。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我们有三件宝抱持而得以保全自己):
一曰慈(第一件说的是慈爱),
二曰俭(第二件说的是俭朴),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三件说的是不敢贪天功为己有)。
慈故能勇(有慈爱之心才能激发勇敢的斗志);
俭故能广(有俭朴行为才能产生广泛的美德);
不敢为天下先(有不敢贪天功为己有的思想境界),
故能成器长(才能成为民众真正器重的道长)。
今舍慈且勇(当今世人舍弃慈爱去空谈勇敢),
舍俭且广(舍弃俭朴去空谈广德),
舍后且先(舍弃求实的美德去接受沽名钓誉的赞许),
死矣(这是没有出路的)。
夫慈以战则胜(以慈爱之心用以征战则必胜),
以守则固(守御阵地则固若金汤)。
天将救之(天将救护谁),
以慈卫之(必是以慈爱来卫护他)。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为领导者不须高大威武);
善战者不怒(善于作战者不会轻易动怒);
善胜敌者不与(善胜敌人者知道避敌锋芒);
善用人者为之下(善用人才者态度平和谦下)。
是谓不争之德(这就是所谓的不争之美德),
是谓用人之力(这就是所谓的用人之智慧),
是谓配天(这就是所谓的顺配于天道),
古之极(它是自古以来最高的境界)。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用兵打仗有这样的说法):
吾不敢为主(我不敢轻易成为主动进攻的一方),
而为客(而宁可成为被迫反击的一方)。
不敢进寸(不敢轻易向对方的阵地推进一寸),
而退尺(而宁可将自己熟悉的阵地让出一尺)。
是谓行无行(什么是所谓的行动无踪迹):
攘无臂(要进击却不显露臂膀),
执无兵(要杀敌却不显露兵器),
扔无敌(要制服对方却象什么敌人也没有)。
祸莫大于轻敌(灾祸的到来莫过于轻视敌人),
轻敌几丧吾宝(轻视敌人几乎丧失我的斗志)。
故抗兵相加(所以两军对峙实力相当时),
哀者胜(哀兵必胜)。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甚易行(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天下莫能知(但天下人未必知道我在说什么),
莫能行(更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言有宗(我的言论是有源头的),
事有君(我说的事也会得到验证的)。
夫唯无知(但现在没有人能证明我的道理),
是以不我知(所以才不知道我们的深浅)。
知我者希(知道我们深浅的人是非常少的),
则我者贵(像我们这样的得道之人则是难得可贵)。
是以圣人(所以真正的圣人),
被褐怀玉(外表淳朴而内心如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知道自己的盲点在那里),
上(最聪明);
不知知(不知自己的盲点在那里),
病(这样就有缺点)。
夫唯病病(正因为把盲点当作缺点),
是以不病(才可以说他没有缺点)。
圣人不病(圣明之人没有缺点),
以其病病(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盲点在那里),
是以不病(所以说他们没有缺点)。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胁),
则大威至(那么统治者的危机就会来临)。
无狭其所居(不要侵害人民生存的空间),
无厌其所生(不要搅乱人民正常的生活)。
夫唯不厌(惟有不引发人民厌恶),
是以不厌(人民自然不会厌恶你)。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
自知不自见(自知自明却不自以为高瞻远瞩),
自爱不自贵(自爱自尊却不自以为贵人一等)。
故去彼取此(所以去除自见、自贵而取自知、自爱)。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