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智库 >> 乔东教授闷解《道德经》(55-63章)

乔东教授闷解《道德经》(55-63章)

2017-09-30 10:01:33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210


职工文化是“职工做人之道”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做事之道”的文化,职工不懂“做人之道”,企业也很难懂“做事之道”。职工文化做不好,企业文化也很难做好。作为“职工做人之道”的文化,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可以从《道德经》(55-63章)中悟到很多“做人之道”。《道德经》(55-63章)告诉我们:“做人之道”关键在于修“大道”。

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都是道德涵养浑厚的人,他们总是像初生的婴孩一样淳朴自然: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尽管他们的筋骨柔弱,但是拳头却握得很牢固;尽管思想很纯洁,但是他们活力十足、精力充沛;尽管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总是和气纯厚。这些职工能够认识淳和的道理,是他们的“常”;知道“常”,是他们的“明”。他们不会贪生纵欲,因为那样会遭殃。他们明白:欲念主使精气就叫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而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总能循道而行、修道而为。 他们都是聪明的智者,一般不会多说话,因为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不是聪明的智者。他们总能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总能不露锋芒,消解纷争。同时他们还会影响他人挫去锋芒、解脱纷争、收敛光耀,混同尘世。这就是他们的深奥玄同。他们是能够达到“玄同”境界的人,能够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也就是说,他们总是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不分亲疏、利害、贵贱,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对待一切人和物。因此,他们总能被人们尊重。他们总能以无为、清静之道去做人,以神奇的智慧去做事,以不危害别人为原则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他们看不惯也不乐于支持的现象是:对人们的禁忌越多,人们就会越保守落后;人们的贪欲越多,人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张;人们越投机钻营,风气越差;管理规定越死板,“混混”就越多。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总是践行“圣人之道”,即我无为,人们就会自我教化;我好静,人们就会自我发展;我无欲,人们就会自然淳朴。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应该无为、好静、无欲,而职工文化就会对职工群众起到自我教化、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丰富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境界。宽厚清明的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总是淳朴忠诚,这些职工反感苛酷黑暗的管理气氛,因为那样会造成人们的狡黠、抱怨。这些职工清楚:灾祸和幸福总是相依而生,幸福和灾祸也总是相互为伴,祸福有时很难预料,有时也很难确定固定的标准。有时好转坏,有时善转恶,人们有时对此比较迷惑。但是,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总能践行圣人之道,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这些职工总能善待他人和修养身心,总是把爱惜精神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总能把爱惜精神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他们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他们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他们就有了无法估量的力量;具备了无法估量的力量,他们总能书写人生的辉煌。他们总能坚定人生的基本信念和懂得人生的道理,所以他们的事业总能长久发展;有了事业发展长久的基石,就叫做根深祗固。这就是他们的基业长青之道。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做大事就像煎烹小鱼,不会总是翻来覆去的瞎折腾。他们总是依“大道”行事,所以没有什么事情会影响到他们,不仅影响不到他们,更不会危害到他们,不但没有什么事情危害到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人会危害到他们。因为没有什么事情和人会危害到他们,所以他们总能享受到德的恩泽。他们总是非常强大,是因为他们总像居于江河下游一样,使天下百川河流向他们交汇;他们总是愿意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愿意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他们总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表示谦下忍让,所以他们总能取得人们的信任和依赖;他们总是向比自己强的人表示谦下忍让,所以他们总能见容于人们。他们或者向不如自己的人谦让而取得人们的信任,或者向比自己强的人谦让而见容于人们。他们不会总想着控制比自己弱的人,也不会总是想着顺从比自己强的人。他们与人们之间总能各取所需,尤其他们总能谦让比自己弱的人。他们知道:“大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会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他们的美好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他们不管怎么样都是坚守“大道”。所以,他们在人生辉煌之际,尽管会得到人民的祝福和关心,但是他们更愿意把“大道”奉献给人们。他们清楚: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错误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因此,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总能把“修行大道”作为人生第一要务。他们总能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他们知道:大生于小,多起于少。所以他们处理问题总是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总是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对于天下的难事,他们总是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他们总是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他们总是践行“圣人之道”,即他们不会贪图大贡献,所以他们总能做成大事;他们不会轻易发出诺言,所以他们总能实现梦想;不会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所以他们总能避开很多困难。因此,他们践行“圣人之道”,总是看重困难,所以他们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附录原文及译文(55-63章)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含德深厚的人),
比于赤子(意境犹如婴儿)。
毒虫不螯(毒虫不会螯他),
猛兽不据(猛兽不会扑他),
攫鸟不搏(禽鸟不会抓他)。
骨弱筋柔而握固(骨弱筋柔但能握紧拳头),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不知道男女交合但生殖器却能勃起),
精之至(这是精气充足所至)。
终日号而不嗄(终日号哭但不会造成嗓音沙哑),
和之至(这是和气充足所至)。
知和曰常(知道中和的道理称其永恒),
知常曰明(知道永恒的道理则是圣明),
益生曰祥(用和气益生可以说万事吉祥),
心使气曰强(有心硬要达到目的可以说是逞强)。
物壮则老(万物强行壮大必然加速衰老),
谓之不道(可以说这不是大道自然规律),
不道早已(不合规律的事不能长久)。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心灵深处的感悟真正明白的人是不妄言的),
言者不知(妄言的人不是真正明白的人)。
塞其悦(堵塞其感官之窍),
闭其门(关闭其欲望之门),
挫其锐(不露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顺和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是谓玄同(这就是与道大同的玄妙)。
故不可得而亲(因此既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亲爱),
不可得而疏(也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疏远);
不可得而利(既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利益),
不可得而害(也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危害);
不可得而贵(既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敬重),
不可得而贱(也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排斥)。
故为天下贵(所以这样的人是天下的贵人)。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正大光明的政策治理国家),
以奇用兵(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打仗),
以无事取天下(以自然无为的意境赢得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我何以知道应该这样做呢)?
以此(是根据以下推断的):
天下多忌讳(天下禁令越多),
而民弥贫(民众就会越穷);
民多利器(民众多有利器),
国家滋昏(国家治安昏乱);
人多伎巧(人多故弄玄虚),
奇物滋起(怪物就会滋起);
法令滋彰(频频颁布法令),
盗贼多有(盗贼多有产生)。
故圣人云(因此圣人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们无为民心自然归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们清静民心自然纯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们无事民心自然富裕);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们无欲民心自然厚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执政者的政策宽厚),
其民醇醇(人民自然富贵和睦);
其政察察(执政者的政策苛刻),
其民缺缺(人民自然缺其所缺)。
祸兮福所倚(灾祸中倚藏着福祉);
福兮祸所伏(福祉中伏藏着灾祸)。
孰知其极(谁能彻底明白端倪)?
其无正(没有标准参考)。
正复为奇(正直为何变的诡诈)?
善复为恶(善良为何变的恶毒)?
人之迷(人们为此感到迷惑),
其日固久(时间已经久远了)。
是以圣人(所以圣人),
方而不割(方正而不生硬),
廉而不刿(锐利而不伤人),
直而不肆(耿直而不放肆),
光而不耀(光明而不炫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治理人民要像祭天一样),
莫若啬(莫过于知道什么叫珍惜)。
夫惟啬(你惟有知道什么叫珍惜),
是谓早复(才能早日顺从自然之道)。
早复(早日顺从自然之道),
谓之重积德(才能不断积累道德)。
重积德(不断积累道德),
则无不克(则战无不克);
无不克(战无不克),
则莫知其极(则没有人知道他的能量极限);
莫知其极(没有人知道他的能量极限),
可以有国(就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
有国之母(有了治理国家的雄厚基础),
可以长久(就可以长久保持安定的局面)。
是谓深根固蒂(这就是那根深蒂固),
长生久视之道(生机蓬勃长久不息的大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就像烹饪鲜美的小鱼)。
以道莅天下(以这个道理治理天下),
其鬼不神(鬼怪就不灵验了)。
非其鬼不神(不是鬼怪不显灵了),
其神不伤人(而是显灵也伤害不了人)。
非其神不伤人(不但鬼怪伤害不了人),
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亦不去伤害人民)。
夫两不相伤(双方和睦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所以德性相融归入本源)。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大国要象江河下游一样使百川交汇)。
天下之牝(天下万物的雌性),
天下之交(能赢得天下万物雄性愿与之交合),
牝常以静胜牡(是因为雌性常以恬静赢得雄性的欢心),
以静为下(以恬静作为征服天下雄性的德行)。
故大国以下小国(所以大国以随和谦下的意识对待小国),
则取小国(则必然取得小国的欢心与信赖);
小国以下大国(小国以随和谦下的意识对待大国),
则取大国(则必然取得大国的欢心与信赖)。
故或下以取(所以或是以随和谦下的意识赢得信赖),
或下而取(或是以随和谦下的意识而换得信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大国不要过分想兼并小国),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小国不要过分想奉承大国)。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如果两者要想各得其所),
大者宜为下(大国统治者更应该谦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把道作为宗教信仰者),
万物之奥(认为万物之奥妙都隐藏在道中)。
善人之宝(善良的人把道看作生命中至宝),
不善人之所保(不善良之人也把道看作他们的保护神)。
美言可以市尊(真善美的言辞可以获得许多人的尊敬),
美行可以加人(真善美的行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
人之不善(人如果产生了不善的思想),
何弃之有(用什么方法可以放弃邪念)?
故立天子(因此就创立了一个上帝),
置三公(又为上帝设置了三位助手)。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有人虽然有宝玉以及先进的马车),
不如坐进此道(但他还是愿意相信这样的信仰)。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古人为何要创建这样的信仰呢)?
不曰以求得(不是传说“有求必应” ),
有罪以免邪( “有罪也可以免除”吗)?
故为天下贵(所以这种道就成了天下珍贵的信仰 )。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以自然无为为有为),
事无事(以平安无事为大事),
味无味(以恬淡无味为佳味)。
大小多少(无论大事小事还是多得少得),
抱怨以德(都要用以德抱怨的积极心态)。
图难于其易(欲想突破困难必须从容易处下手),
为大于其细(为了成就大事必须做好细微之处)。
天下难事(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必是从容易开始);
天下大事(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必是从细小开始)。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终不为大(始终不认为在做大事),
故能成其大(所以才能成就其大业)。
夫轻诺必寡信(轻易承诺必然少有信誉),
多易必多难(易事累积必然难事成堆)。
是以圣人犹难之(因此圣人警惕难事出现),
故终无难矣(所以始终不会出现困难)。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