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智库 >> 乔东教授又解《道德经》(46-54章)

乔东教授又解《道德经》(46-54章)

2017-09-28 11:23:24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322

职工文化是“职工做人之道”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做事之道”的文化,职工不懂“做人之道”,企业也很难懂“做事之道”。职工文化做不好,企业文化也很难做好。作为“职工做人之道”的文化,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可以从《道德经》(46-54章)中悟到很多“做人之道”。《道德经》(46-54章)告诉我们:“做人之道”关键在于行“大道”。


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做人总是合乎“大道”,所以他们的人生总是非常安宁幸福,他们总能抑制住世俗的所谓“贪心”,让自己的内心恢复平静,反观自己而不是“贪心”向外。这些职工做人不会违反“大道”,不会让自己的“贪心”肆意妄为,更不会“贪心”不断。他们明白:人生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欲。他们总是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所以他们永远是满足的。他们一般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的事理;一般不用看窗外,就能知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仅是有知识的人,更是有智慧的人。他们一般不会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知识越来越多,不会走的所谓越远越好,有时那样他们懂得的道理会越来越少,智慧会越来越少。他们总是行“大道”、践行“圣人之道”,所以他们不出门就会很有智慧,不用眼睛看就能明“大道”,不妄为就可以有所成就。他们不会只是满足于学知识,不会只是追求知识越来越多,而是追求智慧和“大道”,所以他们的所谓“知识”看似会越来越少,知识看似在减少,但智慧在增加,最后他们看似到了“无为”的状态。他们总能做到“无为”、不忘为,所以任何事情他们都可以有所作为。他们做人做事,总以不影响别人为原则,就是因为他们总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所以他们总能做人做事非常顺利。他们总是学习圣人,不自私自利,没有私心杂念,总是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总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他们不断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对于善良的人,能够善待;对于不善良的人,也能够善待,这就是他们的善良,从而使人人向善。他们对于守信的人,能够信任;对于不守信的人,也能够信任,这就是他们的诚信,从而使人人守信。他们总是践行“圣人之道”,节制自己的贪欲,影响更多的人心思淳朴,影响人们都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人人“向道”、“行道”,都能像婴儿般一样拥有一颗纯朴无邪的自然之心。他们知道:人有生,必有死,长寿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一些,几乎都是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了十分之三。原因之一就在于欲望太强、营养过度等造成的。据说,善于保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犀牛对这些人无处用角,老虎对这些人无处伸爪子,武器对这些人无处刺锋刃,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总能依照“大道”行事,不会以奢侈的生活营养自己,而是清静无为、恪守“大道”,不妄为,不伤害他人,别人也找不到对他下手的机会,这就排除了造成他们短命的人为因素。他们做人践行的“道”生成万事万物,他们做人信守的“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因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践行的“道”之所以被尊崇,信守的“德”之所以被珍贵,就是因为“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养育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做人践行“道”、信守“德”也是这样:帮助别人而不干涉别人,成就别人而不主宰别人,一切顺其自然,成就别人也就是成就自己。他们明白: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因此,他们总能塞住贪欲的孔穴,闭起贪念的门径,所以他们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他们知道:如果打开贪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他们总能察见到细微,这是他们的“明”;总能持守柔弱,这是他们的“强”。他们总能运用其光芒,返照自己内在的“明”,所以他们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是他们践行的万世不绝的“常道”。他们认识天下万物但不会离开总根源,不会只是向外奔逐而离失自我。他们总能除去私欲与妄见的蔽障,所以他们总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他们稍有知识就会明白: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有人却喜欢走邪径。这些人道德败坏之极,贪婪无边,到处骗人,表面看耀武扬威、奢侈贪婪、花天酒地、投机钻营,这是十足的强盗,这就是“无道”的表现。这种人因为践踏“大道”总会多行不义、必自毙。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清楚:善于建树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能脱掉,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这个道理,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这些职工总会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所以他们的德性总能真实纯正;他们总会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所以他们的德性总会丰盈有余;他们总会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周边人,所以他们的德性总会受到尊崇;他们总会把这个道理付诸于更多的人,所以他们的德性总丰盛硕大;他们总会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所以他们的德性总会会无限普及。所以,他们总是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周边人察看观照远处的人;以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他们之所以会知道天下的情况如何,就是因为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他们的修身是立身处世的根基,只有巩固修身之要基,他们才可以立身、为家、为更多人、为天下,这就是他们践行的“大道”,也是唯一正确的认识方式和途径。



附录原文及译文(46-54章)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天下拥有自然和谐之道),
却走马已粪(就会看见快马在田间劳作);
天下无道(天下失去自然和谐之道),
戎马生于郊(就会看见戎马在郊外生产)。
祸莫大于不知足(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最大的危害莫过于贪得无厌)。
故知足之足(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
常足矣(永远是满足的)。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不出门户)
知天下(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
不窥牖(不望窗外)
见天道(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其出弥远(他向外奔逐得越远)
其知弥少(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
不见而明(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
不为而成(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学习有一个日渐结累的过程),
为道者日损(证道有一个日渐淡忘的过程)。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当你的意识无需依赖任何提示的时候),
为无为(这种境界就叫无为),
而无不为(它凝聚着无所不能的大智慧)。
取天下常以无事(这样的人赢得天下是自然的),
及其有事(如果依然放不下学习过的知识),
不足以取天下(就不足以赢得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圣人没有自己的成见之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
善者善之(善良的人用善心去对待),
不善者亦善之(不善良的人也用善心去对待),
德善(从而收获善良的果子)。
信者信之(诚信的人用诚信去对待),
不信者亦信之(不诚信的人也用诚信去对待),
德信(从而收获诚信的果子)。
圣人在(有圣人的领导),
天下翕翕(天下必然和顺) 。
为天下浑其心(为天下调和统一的精神),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都会注视他的声音和目光),
圣人皆孩之(圣人也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从生到死),
生之徒十有三(活人有四肢九窍);
死之徒十有三(死人有四肢九窍);
人之生动之死地(活生生的人死于非命),
亦十有三(也有四肢九窍)。
夫何故(区别在哪里)?
以其生生之厚(就是对生命的感悟境界)。
盖闻善摄生者(传说善于把握生命的人),
陆行不遇兕虎(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
入军不被甲兵(进入军队不用被上盔甲和带上兵器)。
兕无所投其角(犀牛没有目标用它的犄角),
虎无所措其爪(老虎没有目标用它的利爪),
兵无所容其刃(敌人没有目标用他的兵刃)。
夫何故(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
以其无死地(就是他没有进入必死之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大道规律创造了生命),
德畜之(大德规范维护了发展), 物形之(物种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势成之(团队的优势是它们成功的关键)。
是以万物(所以万物的本能意识),
莫不尊道而贵德(莫不尊崇大道而且器重大德)。
道之尊(大道被尊崇),
德之贵(大德被器重),
夫莫之命(不是听谁的命令),
而常自然(而是自然的规律)。
故道生之(所以大道自然创造了生命),
德畜之(大德自然维护了发展)。
长之育之(道生长万物德培育万物),
亭之毒之(道丰满万物德成熟万物),
养之覆之(道滋养万物德维护万物)。
生而不有(它们生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无所不为而不自恃有功),
长而不宰(统领万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谓玄德(这就是恩泽天下的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天下万事都有它们的初始),
以为天下母(可以说是天下万事的起点)。
既得其母(既然知道天下万事的起点),
以知其子(就能知道天下万事的结果);
既知其子(既然知道天下万事的结果),
复守其母(再反过来印证万事的起点),
没身不殆(这样做一生都不会有闪失)。
塞其悦(堵塞感官之窍),
闭其门(封闭欲望之门),
终身不勤(终身不会疲惫)。
开其悦(开启感官之窍),
济其事(增添纷扰之事),
终身不救(终身不可救药)。
见常曰明(能预见规律可以说是圣明),
守柔曰强(能保持柔和可以说是坚强)。
用其光(用其所掌握的智慧之光),
复归其明(复归万事万物光明的前景),
无遗身殃(就不可能给自己留下祸殃),
是谓袭常(这是传承下来的悟道方法)。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假若我们稍微有一点智慧),
行于大道(就会知道行于大道的人),
唯施是畏(最畏惧的就是走上邪道)。
大道甚夷(大道是那样的平坦),
而民好径(而人们却偏行邪经)。
朝甚除(朝政腐败已极),
田甚芜(农田十分荒芜),
仓甚虚(仓库非常空虚)。
服文彩(还穿着锦衣华服),
带利剑(腰佩锋利的宝剑),
厌饮食(厌烦过饱的饮食),
财货有余(贪得过多的钱财货物),
是谓盗夸(这就是大强盗做法)。
非道也(多么无道啊)。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于建立德性的人坚毅不拔),
善抱者不脱(善于抱持大道的人永不松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这是子孙得以祭祀不绝的榜样)。
修之身(用这样的榜样来修身),
其德乃真(他的德行就会返朴归真);
修之家(用这样的榜样来齐家),
其德乃余(这个家庭的德行就会充实有余);
修之乡(用这样的榜样来建乡),
其德乃长(这个乡的德行就会传颂久长);
修之国(用这样的榜样来治国),
其德乃丰(这个国家的德行就会丰富盈满);
修之天下(用这样的榜样来平天下),
其德乃普(天下的德行就会像阳光那样普照万物)。
故以身观身(所以从一个人的身上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德行),
以家观家(以一个家庭的德行可以观察一个家庭的情形),
以乡观乡(以一个乡的德行可以观察一个乡的情形),
以国观国(以一个国家的德行可以观察一个国家的情形),
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的德行可以观察天下的情形)。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凭什么知道天下必然的结果啊)?
以此(就是以此推断的)。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