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一般都会组织召开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的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或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大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弘扬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劳模群体在亿万职工群众中脱颖而出的内在动力和价值源泉,集中反映了劳模群体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将这种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真正转化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劳动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更多的正能量和新能量,让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职工文化是理想选择。
一、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劳模
职工文化是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于职工群众来讲,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一种“要我做”的文化的话,职工文化则是一种“我要做”的文化。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要我做”就是企业要求职工群众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去做。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管理者群体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职工文化的主体是职工群众,“我要做”就是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主动去做事情,体现了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职工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的价值追求和人生梦想。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
1.劳模是管理的核心要件
对于管理而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二者缺一不可。作为管理者,一流的管理水平可以造就一流的企业,譬如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马云等。同时,作为被管理者的职工群众,一流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成就一流的企业,比如王进喜、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等。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马云等都是杰出的企业家代表,企业家是管理的核心要件。而王进喜、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等都是优秀的劳模代表,劳模也是管理的核心要件。劳模作为职工群众的杰出代表,是一个特殊的被管理者群体。因为他们不仅按照管理者的要求被动地履行被管理者的职责,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以管理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潜能。他们不仅仅是为企业为老板而工作,更是为自己为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家和劳模都是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要件。
2.劳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们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产品、有的认为是技术,有的认为是品牌,有的认为是服务,有的认为是企业形象,等等。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优秀的职工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职工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而劳模作为优秀职工的杰出代表,是当之无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劳模之所以能够在广大职工群众中脱颖而出,获得企业劳模、省市劳模乃至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2013年,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以“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为代表的劳模群体,带动群众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铁人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知识工人”邓建军为代表的劳模群体,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赵占魁、王进喜、孔祥瑞、窦铁成、邓建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仅是企业职工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职工的杰出代表。
3.劳模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
劳模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先进典型人物,也是一种身份和崇高荣誉,更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符号,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比如,劳模可以指赵占魁、王进喜、孔祥瑞、窦铁成、邓建军等具体的人物,也可以指他们的共同身份和获得的荣誉,更代表了他们身上体现的一种先进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与企业的其他文化符号一样,都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劳模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价值,更积累了宝贵的精神价值。作为全国劳模,孔祥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我既是孔祥瑞,又不是孔祥瑞。某种意义上,孔祥瑞是大家心目中知识型、技能型职工的代表,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永远前进的动力。”孔祥瑞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成长为有着180多项科技成果的“蓝领专家”和全国劳模,多次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奖,为企业节约增效过亿元,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孔祥瑞已经成为企业的文化符号,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更是先进职工文化产生的源泉。
二、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
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企业家及其企业家精神体现了管理的水平,劳模及其劳模精神展示了职工的整体素质。一流的管理水平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一流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支撑。职工文化是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劳模精神是职工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职工文化不等同于职工文体活动。职工文化是内容,职工文体活动是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2015年7月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很多活动有乐无教,缺乏思想性、教育性,形式主义突出,“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办节办会,学习考察、观光疗养”成了其真实写照。因此,职工文体活动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要以宣传先进职工文化尤其弘扬劳模精神作为主旋律。
1.劳模精神是奋斗目标
劳模精神既不是政治口号,也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劳模群体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这些奋斗目标的实现最终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杰出的劳模。振超精神就是全国劳模许振超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为国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主人翁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拼搏精神就是他为自己树立了“争就要争世界第一”的雄心壮志;创新精神就是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团队精神就是他对于个人的“绝活”,从不保守。振超精神不仅成就了许振超的成功,也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奋斗目标。
2.劳模精神是动力源泉
劳模精神不仅是奋斗目标,还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劳模群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业绩,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身上的劳模精神。铁人精神是铁人王进喜成功的动力源泉,也是大庆油田创造“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的根源。铁人精神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成就了铁人王进喜的光辉形象,也极大地激发了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昂扬斗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3.劳模精神是综合素质
劳模精神不仅反映了一个劳模的精神风貌,也不仅仅反映了劳模群体的光辉形象,更反映了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劳模精神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职工群众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截止到2015年“五一”节,鞍钢集团公司累计诞生各级各类劳动模范6330人次。这与鞍钢集团公司劳模精神的代代相传是分不开的。在新中国第一代劳模、“老英雄”孟泰为基础形成的孟泰精神感召下,一批批劳模应运而生,职工群众综合素质随之大幅提升。“雷锋传人”郭明义每天提前2个小时上班,19年来累计献工超过1.5万个小时。李晏家、胡康振、范传昌等技术能手使出浑身解数推动技改,让老鞍钢持续焕发生机。有什么样的劳模精神,就有什么样素质的职工队伍。劳模精神深入鞍钢职工群众的骨髓,有效提升了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
三、职工文化让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
弘扬劳模精神不能仅满足于每年“五一”节前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更不能仅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劳模精神不仅是企业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每个重要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如今劳模的影响力远不如以前,劳模精神的感召力也有所下降,弘扬劳模精神的热情和动力更缺乏持续性。中国一流企业的打造离不开一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也离不开劳模似的先进职工队伍,更离不开具有巨大正能量和感召力的劳模精神。为此,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势在必行。而职工文化让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成为了可能,也提供了理想的路径。
1.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要常态化
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劳模,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职工文化首先就要从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职工群众的健康全面发展方面着手,这为弘扬劳模精神奠定了扎实基础。作为先进职工的杰出代表,劳模的选树必须做到“两高一低”。一高是对劳模的要求要高,二高是劳模的综合素质要高,一低是劳模一般要来自基层职工群众。劳模选树出来之后,要作为职工群众的学习榜样,学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及其先进业务技能。学习劳模的目的就是引领职工群众按照劳模的标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先进带后进,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的常态化不仅是确立职工文化的前提,也是劳模精神形成的源头。
2.职工文化的梳理、宣传和践行要常态化
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一旦确定之后,就要从他们的成功经历和先进事迹中梳理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及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信念。作为职工文化的灵魂,劳模精神的梳理也是这样。除此之外,职工文化的核心内容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精神文化等也要重点梳理,最终形成职工文化体系,制定出职工文化手册。然后,就要在职工群众中广泛宣传职工文化和践行职工文化,从而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在宣传先进职工文化过程中,弘扬劳模精神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职工文化的梳理、宣传和践行的常态化为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3.职工精神风貌的塑造、展示和传播要常态化
职工文化最终达到的目标就是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这一目标的实现一般建立在劳模群体的培养和劳模精神的弘扬基础之上。这就需要全面塑造、展示和传播职工群众的整体精神风貌。在塑造方面,主要包括职工业务技能水平、个人品行修养、身心健康状况、文体爱好特长等。在展示方面,可以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生活表现、文体活动等平台和形式。在传播方面,可以利用报纸、杂志、网站、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社会活动等各种传播工具和形式。职工精神风貌的塑造、展示和传播要重点关注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他们是企业一张张靓丽的“名片”,是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更是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的理想途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