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智库 >> 李海燕,乔东:造就“大国工匠”的具体途径

李海燕,乔东:造就“大国工匠”的具体途径

2017-03-16 17:00:45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667

    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官网在盘点“2016年全国工会改革创新年的故事”时提出了10个关键词,其中之一便是“大国工匠”:“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是一项重要任务,也贯穿了2016年全年的工会工作。”2017年1月20日,在全总2017年第一季度新闻通气会上,全总宣教部王晓峰部长再次强调:“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2017年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在听取全国总工会、上海市、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时,“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又一次提出。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只是手段,目的是推动更多“大国工匠”式的技能人才不断涌现。造就“大国工匠”应该主要从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有效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和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大力发扬“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之后,“工匠精神”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文件中的一个高频词。“工匠精神”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在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时指出要“发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工匠精神”有助于造就“大国工匠”。 
     第一,重视工匠的地位和待遇
    “工匠精神”的基础在工匠,“大国工匠”的前提也是工匠。离开了工匠,“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只有心里装着工匠、眼里关照工匠、口中鼓励工匠,尤其在生活工作中重视工匠的地位和待遇,工匠才会心无旁骛地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服务企业、担当责任、钻研业务、提升自己,在企业形成学先进、做先进的良好氛围,为造就“大国工匠”创造条件。
    第二,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现在很多人在谈“工匠精神”,说出了“工匠精神”各种各样的含义,真所谓见仁见智。实际上,“工匠精神”就在“精神”二字。俗话讲,人有三宝精、气、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精、气、神上。中国不缺工匠,缺的是有“工匠精神”的工匠。造就“大国工匠”应该从发扬“工匠精神”入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高度。人能做多大,事就能做多大。造就“大国工匠”重在“大”的精神:大责任、大追求、大境界。“工匠精神”就是做“大人”、成“大事”的精神。 
    第三,践行“工匠精神”的途径
    发扬“工匠精神”不能仅停留在学习上,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践行。发扬“工匠精神”就是为了造就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学习别人的优秀,学的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别人!践行“工匠精神”,造就“大国工匠”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行动。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尼采说,成为你自己。不管是认识你自己,还是成为你自己,最终都是为了成就你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因为,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成就自己、践行“工匠精神”的理想途径是职工文化。 


                    二、有效加强职工文化建设 

    习近平在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首次提出“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尤其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职工文化一词与上个世纪自西方传入我国的企业文化一词,是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劳动关系是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汽车的方向盘,那么职工文化就可以比作汽车的发动机。企业文化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职工文化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与发展动力同等重要。在我国当前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重视职工文化的战略地位,理解职工文化的科学内涵,掌握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对于造就“大国工匠”,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
     第一,重视职工文化的战略地位
    重视职工文化,就是重视职工。如果说企业文化是“要我做”的文化的话,那么职工文化则是“我要做”的文化。企业文化通过企业使命、企业愿景和企业价值观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职工文化则通过职工责任、职工理想和职工信念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一流的企业文化可以造就一流的企业,一流的职工文化同样可以成就一流的企业。因为,有一流的职工及其职工文化,才会有一流的企业。
    第二,理解职工文化的科学内涵
    职工文化是以劳模等先进职工群体的先进思想文化为核心形成的职工价值理念、职工行为规范和职工精神风貌。职工价值理念是职工文化的中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职工文化的灵魂。劳动精神号召职工群众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工匠精神鼓励职工群众做最好的自己。劳模精神引导职工群众不仅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影响更多的职工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
    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主要分为四步:寻人、提魂、塑行、展风貌。寻人,就是在职工群众中寻找大家认可的先进职工。先进不仅指做事先进,业务出类拔萃;更指做人先进,点亮自己更照亮他人。提魂,就是在梳理先进职工的先进事迹过程中提取先进思想文化,供广大职工群众学习。塑行,就是将提取出的先进思想文化教化、感化和同化更多的职工群众,规范广大职工群众的日常行为。展风貌,就是全面展现职工群众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

    在我国,有的产品生产不出来,譬如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的圆珠笔的圆珠;有的产品我们能够生产出来,但是缺乏竞争力,譬如很多中国人漂洋过海跑到日本抢够电饭煲、马桶盖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有待全面提升。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发扬“工匠精神”,是因为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造就“大国工匠”应该以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意义、内容及其具体途径。
    第一,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意义
    我党在每个历史时期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同理,在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经济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我党的群众路线就应该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为造就“大国工匠”,振兴实体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内容
    2016年“两会”期间,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指出,很多中国人到日本抢购电饭煲,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电饭煲只能把米煮“熟”,而日本的电饭煲则能把米煮“好”,而 “熟”是“硬”实力,“好”是“软”实力。企业及其产品的“硬”实力来源于职工的“硬”素质,“软”实力来源于职工的“软”素质。职工的“硬”素质主要是指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软” 素质主要是指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俗话讲,产品就是人品。人有多好,产品就能做多好。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不仅要重视“硬”素质的提升,更要重视“软”素质的提升。在当前21世纪消费个性化、职工主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尤其“硬”素质愈来愈趋同的形势下,作为职工的核心竞争力, “软”素质将成为造就“大国工匠”,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硬”实力的关键。
    第三,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具体途径
    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灵魂的职工文化,是造就“大国工匠”,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不仅有知识,更有文化。俗话讲,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文化才是最大的力量。知识教人做事,文化教人做人。做事先做人,人做不好,事很难做好。另一方面,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都是做事做人的精神。劳模精神是引导职工群众的精神,劳动精神是号召职工群众的精神,工匠精神是鼓励职工群众的精神。职工文化就是通过引导、号召、鼓励职工群众点亮自己,照亮他人,造就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

(转自《现代企业文化》杂志2017年第2期)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