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智库 >> 专访哈佛大学首位企业职工文化访问学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副所长乔东博士

专访哈佛大学首位企业职工文化访问学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副所长乔东博士

2014-11-01 21:48:19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070

 

     【人物简介】乔东,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文化管理师认证委员会专家委员。哈佛大学首位企业职工文化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出版学术专著、主编著作、参编著作、参编译著以及主讲音像著作多部,在《清华大学学报》、《科学管理研究》、《理论导刊》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主要学术著作有:《从西南联大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返人性:超越和激活模式管理》和《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等。其中《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一书,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倪健民担任主编的“中国企业职工文化大系”中“理论文丛”的第一本“破题”之作。 哈佛大学商学院John P.Kotter教授与乔东博士

金色时分,浙江杭州,钱塘江畔处处弥漫着一股桂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企业文化在企业里常常‘独霸一方’,而反映企业基层职工群众价值理念的企业职工文化,有点‘寄人篱下’ 的感觉。在境况较好的企业,企业职工文化也仅仅被认为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失衡局面的形成,是企业过分夸大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群体的作用,而没有重视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作用的结果。” 在这充满金色梦乡,成熟和丰收的季节! 10月30日,“共筑中国梦•劳动最光荣——用知识和技能托起中国梦”研讨会召开。会议期间,笔者聆听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副所长乔东博士题为《中国梦•劳动美的有力抓手: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专题讲座,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用大量的、生动的实例,旁征博引,笔者受益匪浅。

带着“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如何在企业中发挥引导作用,如何通过全面提升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更多的新能量和正能量”等疑问,笔者会议期间专访了乔东博士。

如饥似渴做饱学之士

乔东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当一名教师,让更多的孩子能有书读。他从小就很懂事,7岁开始上学,很喜欢读书,品学兼优,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

1986年初中毕业,因家庭困难,乔东放弃了重点中学的录取,以所在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的母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上大学,在师范学校读到二年级的时候,我差点退学回家上高中,为的就是考大学。班主任告诉我说师范学校每年也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这才让我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全力投入学习,以获得毕业后上大学的机会……”乔东说着眼睛有点湿润——他把上大学这个梦想深深埋藏在心底。

作为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曲阜除了中专学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之外,还有一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在强烈的梦想驱动下,乔东每周末都去曲阜师范大学校园走一走,梦想着哪一天自己也能走进大学学习。为了这个梦想,他每天认真刻苦地学习,晚上宿舍熄灯后,还经常揣着手电筒在被窝读书……

功夫不负有心。1989年,在毕业前夕,山东省教育厅给曲阜师范学校三个大学本科的名额。乔东所在的年级有8个班,近400名学生。乔东凭借刻苦的学习和扎实的基础,在激烈的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山东师范大学,圆了上大学的梦。

提起上大学,乔东说:“到了省城济南我才知道,除了山东师范大学,济南还有一所更好的大学——山东大学,我的梦想又长上了一对新的翅膀,立志报考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乔东充满激情地说:“梦想像一粒未发芽的种子,埋藏在心底越深,越想追逐。”

“在曲阜师范学校三年,我们没有英语课,进入山东师范大学之后,初中英语也忘的差不多了。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就如同听天书!为了尽快跟上大学英语的学习进度,更为了圆自己的山东大学硕士梦,我恢复了过去刻苦学习的习惯,每天在教室学到晚上12点多,回到宿舍也常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我从学习初中英语ABC开始,陆续学完了高中英语和新概念英语。”乔东向笔者介绍到。

上大学期间,乔东在地摊上买了一本复旦大学编的企业管理学教材,里面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理论,深深吸引住了乔东。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不仅引进了很多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还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理论。“我发现,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家都是西方人,尤其美国人居多,中国的管理思想家更多出现在古代。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好好研究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探索中国企业的管理规律。”乔东欣喜地说。1992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被写进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企业文化第一次写进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由此,更加激发了乔东对企业管理知识的兴趣。

1993年,凭着大学刻苦努力和扎实的英语基础,带着对企业管理知识浓厚的专业兴趣,乔东顺利地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成为山东大学市场营销硕士点开办之后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上学期间,乔东除了上课整天泡在学校图书馆,读企业管理经典外,还研究了很多中国优秀企业管理案例,如饥似渴做饱学之士。

1996年,乔东以优异的成绩硕士研究生毕业。

 “快毕业了,我的梦想还是继续学业,继续考博士,考就考中国最好的大学,或者北大或者清华。掐指算来,从小学算起,我学习已经快二十个年头了,我要到中国的企业去工作,感受一下企业管理到底是什么,然后再去北大或清华”。乔东端起一杯热茶边喝边与笔者聊了起来。

毕业后,乔东作为唯一的硕士生,到济南最大的企业之一浪潮集团下属一合资企业工作,期间在仓库干过统计员,在车间连续半年跟班机台,做过一年会计,干过企业管理考核和生产定额制定,还利用自己的第二外语――日语优势,为新进的日本机器翻译操作指导书……通过企业生产经营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乔东终于知道了企业管理是什么,并以扎实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当上了行政部经理。

“我每天都会在工作之余看书,有时还会跑出单位到附近高校插班课听。” 在乔东的心中,继续考博士的梦想一直没有磨灭。在具有了较为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之后,他又开始在新的追梦路上起锚远航。

“有了5年的企业经历,我对企业管理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深深感觉到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企业走向世界,中国企业自己的管理思想产生应该是时候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前沿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2001年,乔东又一次以优异的成绩地考取上了清华大学博士。在乔东心里,清华是知识的海洋,读博到做博士后就是积累智慧库,强化自己、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好方式,而工作这么多年之后,再来攻读博士学位,必然可以很自然地将企业管理研究与工作实际联系起来,而这正是他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

“我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最前沿的企业管理应该是价值观管理。”在漫长的求学路上,乔东经常参与企业管理咨询和到图书馆研究企业管理文献,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去学习和钻研,为梦想拼搏和奋斗着。

2002年,乔东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杂志《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一篇价值观管理的学术论文。这是中国学术期刊网中以价值观管理为名字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通过博士论文,乔东第一次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已经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以人为本:超越和激活模式管理》。该书创见性地提出“实体人性论”和“模式管理”、“实践人性论”与“实践管理”这两组相对立的概念。清华大学博士论文匿名评审专家评价说:该论文以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论述,展示了作者对国内外各种管理思想的透彻了解和中肯评论,充分反映出作者在专业领域的坚实理论基础。以国内同类研究成果的现状标准来看,能写出这样一部著作,殊属不易。全书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布局谋篇完整合理;运思行文连贯晓畅:资料征引丰富充实,运用得当,有思想、有理论、有发明、有裁夺……

一路走来一路歌,乔东怀揣最初的梦想,带着美好的憧憬开始了他的研究之旅。

哈佛访学潜心研究专题 

 “2007年3月2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十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王兆国主席第一次提出了职工文化概念。”也就是这一年,清华大学博士后毕业的他,来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作,该学院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工会和职工理论,培训全国厅局级以上工会干部和分管工会的书记。

“当时的王兆国主席第一次提出了职工文化这个概念,一下子调动了我的兴趣和神经,这可是追寻中国企业自己的管理理论的一个很好的抓手。”为探讨和研究职工文化的内涵,2008年7月8日,由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办的全国工会“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工程” 论坛召开。与会人员就“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主题进行了互动研讨。2008年10月17日,王兆国同志在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中对职工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指出,职工文化建设是职工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2009年3月31日,《当代工人》杂志社发起成立了辽宁省职工文化建设促进会,成为我国第一家专门研究职工文化的群团组织。2010年11月17日,全国总工会研究室组织召开了“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研讨会,就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作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内涵、特征和相互关系,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对策和途径方法,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乔东说,从职工文化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他一直关注着、研究着,全国总工会组织的所有职工文化的研究会议他几乎都参加。

“海尔集团、联想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华为集团、吉利集团等都是我国最成功的世界级民族企业。它们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鲜明、独特而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实践。”乔东向笔者介绍他破题研究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的背景,企业职工文化是与企业文化相伴而生的一个概念。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是管理者群体的文化,企业职工文化是职工群众的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企业文化引进我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对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的引进和学习,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推动我国民族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历史进步,与越来越多中国优秀企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

“企业职工文化是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有力抓手,我最大的愿望是为中国的企业搭建一个交流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平台,宣传先进和推广先进职工,提升职工整体素质,让企业管理者看到职工和工会的价值,以此获得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更有效的保障职工权益,让每一位有梦想的职工实现梦想!”乔东向笔者讲述他研究企业职工文化的内涵和实质。

“为了跳出中国看中国,2011年我申请到了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并拿到杜克大学和哈佛大学两份邀请函,专门从事企业职工文化管理研究,尤其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我不仅参加了哈佛工会干部培训项目,了解了西方最前沿的工会管理理论,而且接触了一大批美国一流大学的管理思想家和受益终生的良师益友。他们都是享誉全球的学术‘巨星’。从他们身上吸取到大量思想‘营养’并获得许多创作灵感,对于我的企业职工文化管理研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乔东欣喜地说。

访学期间,哈佛大学经济系Richard B. Freeman教授和哈佛大学工会培训项目主任Elaine Bernard博士很欣赏乔东的研究项目,推荐他参加了哈佛大学第102届工会培训项目——哈佛大学工会培训项目是哈佛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培训项目之一,创立于1942年。哈佛大学John T. Dunlop教授是该项目的创始人之一。John T. Dunlop教授是世界著名劳工和工会问题专家,曾任美国劳工部长和哈佛大学经济系主任。

“项目培训时间2个多月,周一到周五课程从上午8点开始到下午5点结束,中午仅有1个小时的用餐和休息时间,有时候在晚上或者周末组织研讨活动,有时候还要到地方工会参加交流活动。”乔东说,通过参加该培训项目,他不仅认识了很多著名劳工和工会问题研究专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会干部学员,而且对世界各地的劳工和工会情况尤其美国劳工和工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是他在该培训项目中的最大收获。

“在这些劳工和工会问题专家中,对自己帮助和影响最大的是哈佛大学经济系Richard B. Freeman教授和MIT斯隆管理学院Thomas Kochan教授。这两位教授不仅享誉全球,而且对中国劳工和工会问题有着浓厚兴趣,并多次到中国参加相关学术和社会活动。”乔东介绍说,访学期间,为了更深入研究课题,经常与Richard B. Freeman教授一起交流讨论研究内容,为了方便与Thomas Kochan教授交流,乔东选择在MIT斯隆管理学院旁听。

Thomas Kochan曾任国际产业关系学会主席。他现在所任职的MIT斯隆管理学院工作和就业研究中心,是1997年由MIT斯隆管理学院劳动关系研究中心转变而来。MIT斯隆管理学院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创立于1937年,创始人是著名管理思想家Douglas M. McGregor教授。他是管理学中X理论、Y理论的提出者。

为了获取新知识,乔东先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旁听了7门课程,涉及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创业管理、家族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等领域。尤其旁听的Thomas Kochan教授“工会和企业社会责任”课程中,案例中的企业相关人员到课堂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学生也可围绕一些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和访谈并在课堂上展示和汇报……通过学习企业职工自主管理和工会引导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显著管理效果,期间还拜访了著名企业管理思想家Lynn S. Paine教授,Lynn S. Paine非常赞同乔东关于企业职工文化的观点和思想,再一次激发了乔东写作的灵感。

国际顶尖企业文化大师MIT斯隆管理学院Edgar Schein教授、哈佛大学商学院John P. Kotter教授,密歇根大学KimS.Cameron教授就乔东研究企业职工文化给予了高度赞同。

立题立文传播正能量

2013年8月底,经过一年多的美国访学,乔东带着他的研究成果满载而归。9月份,《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份,我有幸参加了乔教授新书座谈会,会上参会专家、学者和企业领导对于该书的学术价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一致肯定该书对于创新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专访中,《中国职工教育》杂志副主编王明政向笔者详细介绍了乔东著作的特点,乔东著作从理论上吸收了学术界关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企业职工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同时,在操作方法上,收集、梳理、总结和提炼了许多先进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经验,突出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强调以劳模精神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的价值理念是企业职工文化的灵魂。不仅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建构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和思考,在相关成功经验的梳理和总结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和方法,体现出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职工文化’写进了《中国工会章程》,是当今中国工会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也是工会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抓手;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要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企业职工文化管理是最理想的途径。”乔东认为,企业职工文化是与企业文化相伴而生的一个概念。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是管理者群体的文化,企业职工文化是职工群众的文化。

刚刚结束的中国工会十六大强调,要引导广大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正能量。在与乔东博士攀谈过程中,笔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作为一种职工素质管理与提升理论,企业职工文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产物。

在这次杭州论坛上,乔东以参加论坛的全国劳模、农民工楷模“小巨人”巨晓林为例,指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开展的就是复制‘小巨人’文化工程。一个企业,有越来越多的‘小巨人’出现,这样的企业不得了;一个社会有一批‘小巨人’这样的有追求的青年,社会的进步才有了保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提升素质,职工群众素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也很关键。一个企业既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也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文化打造的是一流的管理者队伍,企业职工文化锻造的是一流的职工队伍,一流的管理加一流的职工素质,这样的企业才是中国梦的脊梁。” 乔东说,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是不仅是一项塑人工程,更是一项塑魂工程,本质上是一项传播正能量工程。

通过探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规律,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实践提供指导,发挥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全面提升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更多的新能量和正能量。通过传承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的先进价值理念和劳模精神,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职工群体,实现个人梦、企业梦和中国梦三位一体的结合。这正是企业职工文化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对于企业职工群众来讲,企业文化是“要我做” 的文化,企业职工文化是“我要做”的文化。乔东博士一一向笔者作了阐释——

企业职工文化是微观职工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是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于企业职工群众来讲,企业文化是“要我做” 的文化,企业职工文化是“我要做”的文化。

作为“要我做” 的文化,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管理者群体的管理理念及其对企业职工群众日常行为提出的外在要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群体的价值理念。作为“我要做”的文化,企业职工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职工群众的价值理念及其对自身日常行为的自我要求。企业职工文化的核心是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的价值理念。

企业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统一互补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地位上对等、内容上互补和最终战略目标上一致。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劳模曾经是很多人心中最耀眼的明星。早年涌现出的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人,他们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个时代。他们的先进事迹曾经激励一代人去学技术,去当个好工人。”乔东感慨地说,现在,有些年轻人对那些轻松、高薪的工作无限崇拜,而对那些兢兢业业靠诚实劳动奔波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产生轻视甚至鄙视态度。劳模及其劳动精神不再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以劳模精神为核心的企业职工文化正在被边缘化。此外,一些企业将企业职工文化仅仅当作企业职工文体活动或娱乐活动,为了娱乐而娱乐。企业职工文化没有自己的“灵魂”,企业职工文化阵地被各种商业活动蚕食。

 “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群体及其企业文化理念,也离不开企业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先进企业职工文化的塑造。”乔东欣喜地告诉笔者,今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我国工人阶级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工人阶级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作用,提出了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要求。这正是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和重要内容。

“共筑中国梦•劳动最光荣——用知识和技能托起中国梦”研讨会上,乔东教授作专题讲座

“劳模不仅是一种荣誉称号,也是一种精神导向,引领着更多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辛勤劳动,他们成为很多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劳动偶像。”乔东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的人生追求已经不仅限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也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当前,在我国企业基层职工群众中,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和及时满足,就会诱发各种社会矛盾,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企业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竞争。企业文化管理可以造就成功的企业,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也可以打造出优秀企业。大庆油田、鞍钢集团、青岛港、天津港、中国中铁等都是我国享誉全球的优秀企业。它们的成功得益于塑造了以王进喜、郭明义、许振超、孔祥瑞、窦铁成等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为代表的企业职工文化。“为什么”、“是什么” 、“怎么做”是一种管理的探索,他最大的希望是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企业职工文化研究中来。

采访就要结束了,乔东满怀信心地说,“作为一名企业管理学者,责任赋予他更多的使命,探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规律,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实践提供指导,发挥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全面提升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更多的新能量和正能量。”

金秋杭州,一簇簇金桂银桂,挂满枝头,点缀在绿叶之间, 芳香扑鼻。笔者更加坚信,“企业职工文化”就像杭州满城桂花正入佳境,在实践中进行企业职工文化创造,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传播正能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220d200101i5xg.html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