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智库 >> 乔东教授痴解《论语·季氏篇》

乔东教授痴解《论语·季氏篇》

2017-06-04 07:59:15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321

职工文化是“职工做人”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做事”的文化,做事先做人,人做不好,事很难做好。职工文化做不好,企业文化也很难做好。作为“职工做人”的文化,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可以从《论语·季氏篇》中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论语·季氏篇》告诉我们:做人要修身修心修德。 

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总是先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不是一味责怪别人。这些职工做事总是尽职尽责,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会勉强,实在做不好的事情就会放弃,绝不会“一根筋走下去”。他们总是乐于助人,别人有危险他们会去帮助,别人跌倒了他们会去搀扶,他们说错的话、做错的事,总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们都是君子,总是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他们一般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分配不公平;不担心人数的多少,而顾虑人心的不安定。他们清楚:财富分配公平了,也就没有所谓的贫穷;人们之间和睦了,就不会感到人少;人心安定了,也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他们总是用仁、义、礼和积极向上的文化陶冶自己、点亮自己,从而照亮他人、照亮世界。他们总会让人们内心安定,鼓励人们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就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总是用自身的正能量影响、感化人们,从而激发更多人内心的善念,传播正能量,温暖你我他。他们不会做让人心离散的事情,也不会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别人的利益,更不会对别人恶言恶语甚至有粗暴的言行,他们不担心外在的忧患,而更担心自己内心的忧患。他们喜欢在有道的企业做事,因为,这样的企业的礼仪规章及其贯彻落实都是按照企业的统一要求一以贯之的,而且上下一心、其利断金。但是,在一个无道的企业,规章制度及其贯彻落实几乎都是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甚至各怀鬼胎。一个无道的企业很快就会垮台的。在一个有道的企业,很少出现各自为政不听从企业统一指挥的状况,职工群众也不会成天琢磨权力而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也不会成天想着往上爬甚至勾心斗角而不务正业。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总是喜欢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企业。他们喜欢与有益于自己的人做朋友,即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不喜欢与有害于自己的人交朋友,即惯于走邪道的人、善于阿谀奉承的人、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他们喜欢对自己有益的爱好,即以礼乐调节自己、称道别人的好处、有许多贤德之友;不喜欢对自己有害的习惯,即骄傲、闲游、大吃大喝。他们在君子旁边说话,总是会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自己的时候就说话,是急躁;已经问到自己的时候自己却不说,是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是缺心眼!他们有三种作为君子引以为戒的事情: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迷恋酒色;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他们作为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而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更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甚至轻侮圣人之言。他们天资聪颖,有时表现为生而知之,属上等智慧;他们有时必须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事理,属于一等智慧;他们有时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属优等智慧。但是,遇到困难还不知道学习的,是蠢材的表现。职工文化培育出的职工作为君子总是有很多要思考的事情: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他们看到善良的行为,总是担心自己是否可以达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他们不仅这样说,还这样做。他们总会坚持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他们不仅这样说,也会这样做。他们不是因为多么富有或者成功才获得人们的称颂,而是因为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做出的巨大贡献获得到人们的称颂。他们总是喜欢学习修身养性的文化经典著作,所以,他们总是说话特体。他们总是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和践行礼仪道德,这是他们立身处事的根本。他们总是从文化经典中悟到人生大道,从礼仪道德中觉醒自己的人生,他们几乎不偏私偏爱,非常重视礼仪道德,非常讲究名正言顺。

附录原文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参考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 》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