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场观摩交流活动上的讲话
(2024年3月7日)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北省总工会主席
刘雪荣
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总结推广宜昌市和兴发集团产改工作经验,聚焦企业班组建设和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落细落小、到岗到人。活动采取“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形式进行,上午我们观摩了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宜化职业培训中心3个现场点,通过可听可看可学的具体案例,现场教学、解剖麻雀,大家对企业和基层班组推进产改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活动中提供了七项材料,分别是两个材料汇编、两个文件和三个小册子。
——两个材料汇编。
一是政策文件汇编。包括省产改领导小组出台的国企“15条”和班组“12条”,以及刚才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一丹同志解读的《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等关于班组建设、职工技能提升、薪酬待遇落实的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非常重要、非常关键,大家要认真研读,抓好落实。
二是交流材料汇编。包括宜昌市总工会、兴发集团两家单位的交流发言材料,以及襄阳市总工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第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王涛班”等5家单位的书面交流材料。这些经验十分宝贵,请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把工作做得更好。
——两个文件。
一是省总工会和省人社厅专题会议纪要。今年2月20日(正月十一),我和惠霞同志到省人社厅,与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艳红同志,还有其他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并印发会议纪要。纪要明确了2024年工会组织和人社部门拟协同推进的几项重点工作,在工会系统和人社系统同步印发,为各级工会加强与人社部门联系、合力推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关于扎实开展产业工人技能等级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大家可以现场修改后反馈,也可回去认真研究后,以书面形式反馈,会后我们将尽快印发。
——三个小册子。
一是宜昌市优秀一线班组工作法。即宜昌抓班组建设的一些好经验和好做法。
二是王涛班“5531”工作法。去年底,我到王涛班调研时,对他们班组建设的做法耳目一新,现场交办了制作班组建设手册的任务。东风公司抓班组建设的水平很高,王涛班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5531”工作法把班组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研究得非常透彻。
三是兴发集团班组建设手册。包括兴发集团抓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细则、考核标准等文件,以及企业基层班组探索的优秀工作法。这三个小册子是微观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
以上这些材料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厚重。本次活动结束后,大家要迅速将活动主题和材料向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向工会主席汇报,并在工会领导班子中传达。工会分管产改的同志以及工会相关部门的同志要深入学习、认真研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本次活动的精神落到实处,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和强大声势。
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持续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部署。当前,全省工会正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论述摘编》。在此,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其中关于产改的重点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广大劳动群众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要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工会要牵头抓好贯彻落实,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勤于钻研技术,练就过硬本领,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改的论述很多,我们一起重温了以上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一起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产改的要求,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升抓产改的自觉性,推动产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关于产改工作的定位,上次我在全省工会三级干部会议上也讲过,概括起来有三个“是与不是”。
第一,这是全党的工作,而不仅是工会的工作;
第二,这是全局性的工作,而不是专项工作;
第三,这是长期性工作,而不是阶段性工作。
2017年产改启动以来,至今已七年时间。七年来,在省委和全总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湖北产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刚才家欣同志宣读了全总向省委发来的《关于通报湖北省总工会获得全国工会系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优秀等次的函》。这说明湖北产改工作得到了全总的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项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相比,与全省产业工人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调查中我们发现,产业工人对产改的切身感受还不强,自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没有大的提升。职工的评价是衡量工会工作的标准。我们要聚焦班组建设和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等重点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深入推进、务求实效,真正地推动产改走深走实、落细落小、到岗到人。
关于如何做好产改工作,我认为有两个前提。
一是要加强党的领导
近年湖北产改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是产改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证。省委省政府成立以省委领导担任组长的省产改领导小组,各地各单位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比如,兴发集团成立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组长的产改领导小组,公司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各级工会要经常性地向党委汇报产改工作情况,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和重视支持。
二是工会要把产改作为重中之重
工会承担着牵头推进产改的职责,产改效果如何,工会责任重大。省总工会将产改与工会各项重点工作紧密融合,协同各方力量,扎实推动改革不断走深走实。省总工会出台《关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在相关工作领域取得新突破的意见》,将产改、阵地建设、数字化转型、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其中,产改排在第一位。我相信,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产改,工会又把产改摆在重中之重,全省产改工作一定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 深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班组落实落地
班组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生产过程中相互协同的同工种工人、相近工种或不同工种工人组织在一起,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组织,是企业的基本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是企业的“细胞”。产改要实现预期目标,必须以班组为立足点和落脚点。
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从一成立就一直抓班组管理;工会在产改之前也一直抓班组管理。现在,在推进产改过程中,工会组织抓班组建设与过去企业和工会抓班组管理有何区别和联系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自身优势
工会组织在推动班组建设中具有四大优势。
一是政治优势。工会组织一直把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首要政治责任。
二是组织优势。工会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
三是职能优势。工会组织承担着政治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的工作职责。
四是感情优势。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广大职工的家。在推动产改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工会自身优势,更好地把产业工人组织动员起来,提升参与班组管理的水平,推动产改在班组落实落地。
第二,把产改任务融入到班组建设
2017年以前,无论是企业抓班组建设还是工会抓班组建设,都没有明确提出产改工作。现在我们抓产改,必须落实好班组“12条”,把产改各项任务分解融入落实到班组日常管理中,具体化到班组建设中,让班组成为推动产改工作不断深化的具体载体和平台。宜昌市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500个“六型”(创新型、学习型、安康型、环保型、和谐型、智慧型)优秀班组和100个模范班组,覆盖全市80%以上规模企业。东风公司王涛班“5531”工作法坚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以推进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为重点,在班组层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充分激发班组一线工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兴发集团连续14年召开优秀班组表彰会,对512个优秀班组、17388人次发放奖励789.2万元,对优秀班组奖励班组长3000元、班员每人奖励1000元。这些都是把产改任务融入到班组管理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充分体现关爱职工善待职工
在推进产改过程中,要把关爱职工善待职工作为重中之重。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履行工会基本职责,必须关爱职工善待职工,把产业工人的成长进步和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刚才观摩兴发集团,我们就感觉到兴发集团的职工很幸福。公司对职工有一系列奖励政策,竞赛获奖有奖励、提升学历有奖励、优秀班组有奖励;还有一系列补助政策,对职工二孩三孩补助8000元,对职工子女上大学,除给予3000-5000元奖励外,大学期间每人每年再补助3000元,累计已为3200名职工发放子女教育补助2876万元,改造员工住房3900套,发放住房补贴8765万元,等等。再比如,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坚持职工生病住院必访、直系亲属丧事必访、妊娠必访、家庭不睦必访、生活遇有重大困难必访、家庭发生意外事故必访等“六必访”,对职工的关心关怀可谓无微不至。又比如,宜昌大力开展“工间驿站”建设工作,将其列为全市产改工作重要内容,作为产改落实在班组重要举措,拟评选20家市级模范“工间驿站”,并给予一次性补助,将工会驿站建到生产一线、建到车间班组、建到职工身边,打造职工休憩健身学习场所和工会开展特色活动的主阵地,让职工切身感受到工会是他们温暖的家,工会干部是娘家人贴心人。
三 提升技能素质,健全激励机制,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通道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如果不关注职工的切身利益,产改工作就无从谈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最底层是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等,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第二层是安全需求,希望避免危险和不确定性,在安全上能有所保障;第三层是社会需求,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获得亲情、爱情和友谊;第四层是尊重需求,希望自己被认可、尊重和重视;第五层是自我实现需求,这是最顶层的需求,渴望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这些层次构成了人类需求的金字塔,从基础到高级,逐层向上满足。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就是要为产业工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推动产业工人的各层级需求得到实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首先是要保障产业工人福利待遇,如果产业工人福利待遇少,无法养家糊口,那么产改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后是要提升产业工人技能,强化薪酬激励,帮助产业工人以技立身,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再后是要强化荣誉激励,帮助产业工人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尊重。要通过为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待遇、激励政策和发展通道,让他们既有“里子”又有“面子”,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推动产业工人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在劳动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
目前激励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政策已较为齐全,关键是要抓好政策文件的落实。近期,省总工会到省人社厅开展交流座谈,印发专题会议纪要,议定共同构建协同研究、协同部署、协同落实、协同督办的“四个协同”工作机制,合力推动产改政策文件落实到基层一线、落实到企业班组,真正惠及广大产业工人。本次活动结束后,市县两级总工会要参照省总工会做法,由工会主席和常务副主席带队,与人社部门进行沟通会商,将省总工会省人社厅专题会议纪要的内容具体化、本地化。与人社部门的会商衔接要在一个月内完成,请省总工会办公室加强督办,及时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第一,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
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是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基本举措,技能培训为技能竞赛奠定群众基础,技能竞赛对技能培训起示范带动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刚才,我们观摩了宜昌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它由市人社局和宜化集团共同兴建,总投入1.76亿元,占地130亩,建筑面积36000平米;兴发集团也建立了集团职业培训学校,投入2214万元,建成3600平米、由6个专业实训室组成的技能实训中心。这些实训基地、培训学校为我们开展技能培训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全省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要不少于40万人次,大家要锚定目标抓好落实。同时,我们要大力开展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选才、以赛竞才,在竞赛中形成比学赶超热潮,促进广大产业工人技能提升。
第二,扎实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技能等级实行“新八级工”制度,包括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八个等级。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是由省级以上人社部门指导用人单位实施,学徒工转正定级由用人单位自主实施,其他技能等级评聘由用人单位和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实施。目前,全省备案的技能等级认定机构1037家,其中,企业525家、技工院校69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443家,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近1000万。从兴发集团相关数据看,公司职工15922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的5830人,占36.66%,这个比例已远超全省平均水平。公司还对应八级工职级,内部评聘技能职工10492人,其中,首席技师41人、特级技师63人、高级技师315人、技师525人,按首席技师16万-19万元、特级技师14万-16万元、高级技师11万-13万元、技师10万-11万元,确定薪酬标准。同时,要求职工三年内必须取得对应的国家技能等级证书,否则降低相应职级,以此倒逼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等级。另外,人社部公布过一组数据,2022年全国有1100万人次取得职业等级证书,较2021年增长了80%,评聘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500人。对比全国数据,湖北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特别是特级和首席技师评聘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针对这一情况,工会组织要强化劳动法律监督,与人社部门一道合力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协同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不断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
第三,组织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
这项工作与上面两项工作是递进关系,首先通过培训和竞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然后认定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再通过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的薪酬激励机制,实现技高者工资高、贡献大者待遇优。襄阳在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上创造了经验,他们出台《襄阳市企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参考指引》《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解决企业不愿协商、不敢协商、不会协商的问题,推动企业将职工薪酬与职工技能绩效挂钩。外省台州、广州、江苏阜宁等地也探索出很多好做法,比如,将职工技术等级与薪酬补贴等挂钩,建立“1+X”的协商机制,“1”是技术技能类津贴,“X”是创新创造类成果奖励、荣誉类专项奖励、学历提升津贴、企业自行设立的奖励,等等;从而形成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贡献突出者多得、标杆典型者多得的正向激励机制。我们要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激励产业工人提升技能、以技立身、以技立业。
大家要落实好以上三项具体任务,按照《关于扎实开展产业工人技能等级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试点先行,扎实推进试点工作。试点时间为一年,每个市(州)都要确定一个县(市、区),从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等方面开展试点探索,制定试点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举措;各大型企事业工会、省直各产业(厅、局)工会也要坚持面上推进与试点突破相结合,在所属重点企业(行业)、重点环节领域开展试点探索。要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的原则,加强工作指导,加大资源倾斜,强化重点督办,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推动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