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选树楷模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的大国工匠宁允展劳模:央视热播《大国工匠》主人公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的大国工匠宁允展劳模:央视热播《大国工匠》主人公

2020-05-09 09:22:30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2111

 

《大国工匠》,是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的八集系列节目,迅速在全社会热播。其中的主人公之一,宁允展,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宁允展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全国道德模范、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第七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荣登“中国好人榜”,等,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学员。

 

 

宁允展,是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钳工高级技师,长期从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研磨和装配工作,也是第一位从事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技能工人。作为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转向架直接关系到高铁的运行安全和乘坐舒适性,定位臂则是转向架上连接车轮的核心部位。为了保证安全可靠,定位臂和轮对节点必须“严丝合缝”,而这要靠手工研磨来实现。定位臂经过机器粗加工后,留给手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大小,磨少了,精度达不到要求,磨多了,动辄十几万元的部件可能报废。宁允展就是在这细如发丝的空间里精雕细琢,他通过反复摸索和试验,钻研出了一套研磨方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研磨精度也有极大提高,有效保障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高质量制造。



10多年年来,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宁允展经手了不同速度等级、十多种动车组车型的转向架研磨,从没出过次品。在生产一线,宁允展勇于创新、勤于钻研,还发明了“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折断丝攻、螺栓的堆焊取出”“开口销开劈工具”“轨道车辆构架空簧孔的加工防护装置”“转向架衬套安装判定装置”等30多项“绝招绝技”和工装,3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创效300万元,成为新时代中国高铁工人的突出代表。

 

 


为中国梦提速:“高铁工匠”宁允展

他有一双魔术师般的手,常年在细如发丝的空间里精雕细琢;他是高铁转向架首席研磨师,第一位从事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技能工人,从他和团队手中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1200多列高速动车组;他发明的工装和先进操作法,每年为企业节约创效近300万元。



研磨高铁“快腿”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也让中国高铁这张国家“名片”更加响亮。这背后,有来自宁允展的一份功劳。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复兴号”动车组的转向架定位臂标准样件,就是由他研磨制造的。

转向架“定位臂”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陌生。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脚”,直接关系到高铁能否跑得又快又稳,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相当于“脚踝”,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位。

定位臂作为转向架上构架与车轮的接触部位,通过定位节点和轮对连为一体。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定位臂的接触面要承受重达三十吨的冲击力,为了保证安全可靠,要确保定位臂和轮对节点有75%以上的贴合率。因为精度要求极高,要靠手工研磨。

然而,经过机器粗加工后,留给手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大小。磨少了,贴合率达不到要求,磨多了,动辄十几万元的部件可能报废。定位臂研磨因而是转向架制造中的一道关键难题。

宁允展的“绝活”也正在这里,通过反复琢磨和试验后,他发明了“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通过分层、交错、叠加式研磨,像绣花一样,将定位臂接触面织成了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这一研磨法不仅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还将接触面的贴合率提高到了90%以上,有效保障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高质量制造。

从2006年至今,宁允展就是在这细如发丝的空间里精雕细琢。10多年来,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他经手了不同速度等级、十多种动车组车型的转向架研磨,从没出过次品。

 



把手艺做到极致

“工匠就是要凭实力干活,凭手艺吃饭,想办法把活干好。”宁允展说。一句朴实的话语,却是他一直恪守的信条。

把手艺做到极致,把产品做成精品、艺术品,宁允展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同事们都知道宁允展是个“多面手”。宁允展出身钳工,但他又自学了电焊,不仅精通研磨,还懂焊接,练就了一手精湛的“绝活”。

长期以来,转向架在制造和检修中,发生焊缝表面缺陷和加工面损伤时,因为精度要求高,修复起来非常复杂,一直是行业内公认的难题。宁允展将自己的研磨技术和焊接手法结合起来,独创了一套“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用这种操作法修复缺陷和损伤,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1/5,能够有效还原加工部位的完整光洁。这一操作法广泛应用在生产现场,被中国中车认定为集团级别的“绝招绝技”。

像这样的“独门绝技”,宁允展还有很多项,像“折断丝攻、螺栓的堆焊取出”、“玻璃扩孔器钻取折断丝攻与折断钻头”、“取动车齿轮箱传感器被挤死螺堵”、“切割法取出检修动车附加空气室RC1锁固丝堵”、“动车空气室清理降噪”等等,都推广应用在了生产一线。

宁允展那双魔术师般的手令人叫绝,但更令同事们佩服的,是他对手艺的那股子痴迷劲。

因为技能精湛,宁允展曾当过研磨班的班长,但没多久,他主动找到领导辞去了班长职务。他说自己还是更习惯在一线做手艺。

而为了练手艺,宁允展甚至还在家里专门搭了一个“小车间”。里面满当当放置着小机床、电焊机、打磨机和各种各样的工具,成为他业余时间的“第二厂房”。除了电焊,宁允展还在这个第二厂房自学了机加工、电脑绘图等多样技能。他说,只有多掌握一些手艺,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想出更多解决难题的好点子。

凭着全面的技能和爱钻研的劲头,近几年,宁允展设计制作了20多种工装,像开口销开劈工具、轨道车辆构架空簧孔的加工防护装置、动车组构架划线装置、转向架衬套安装判定装置、动车组排风消音器、动车攻丝引头定位工装、动车定位臂螺纹引头定位工装、地铁组焊工装、动车组刻打样冲组合工装与划线找正工装、牵引拉杆节点压装工装、齿轮箱小孔吸尘器、齿轮箱注油工装等等,其中3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些工装应用到现场,是生产线上的“好帮手”。他发明的工装和先进操作法,每年能为企业节约创效近300万元。



为中国高铁增光添彩

宁允展是车间里研磨的老资格,但他从来不摆架子,和同事们相处融洽,别人都喜欢叫他“宁师傅”。在生产车间,“宁师傅”的名号是响当当的。作为生产现场“疑难杂症”的处理专家,他经常被请到不同工序“救急”。

有一次,新车型首件试制,转向架上的撒砂托架和安装臂经过多次研配也达不到贴合要求。这种带齿形的新结构,对两个面的贴合精度要求非常高,研配后,间隙要控制在0.05毫米以内。通过现场试验,宁允展自己设计了一个测量板,并摸索出研磨方法,使间隙超差的难题得到解决,保障了生产进度。

在平时,除了努力攻克一个个制造难题,宁允展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带徒传技。只要别人愿意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讲、手把手地教。这几年,在他传帮带的徒弟中,有2人成为高级技师,6人成为技师,都是生产一线的骨干。

由于在高铁转向架研磨领域的突出贡献,至今,宁允展收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大国工匠、央企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众多荣誉,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名人”。面对荣誉,宁允展说自己只是高铁工人中的一个普通代表,这份荣誉也是属于高铁工人的集体荣誉。以后,要努力发扬产业报国、勇于创新的中国高铁工人精神和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让自己亲手制造的动车组跑得更快更好,为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再添新光彩。



点评

宁允展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品质和敬业奉献、执着追求的精神,正是中国高铁工人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现实表达。也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宁允展一样的产业工人,他们追求完美、力求极致,对待工作严谨、一丝不苟,专注而精益求精,才铸就了中国高铁这张金光闪闪的名片,才有一大批“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享誉全球。

(转自凤凰网,http://qd.ifeng.com/a/20171117/6160949_0.shtml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