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王建清在湖北开放大学宣讲全国两会精神。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王建清聚焦汽车产业发展和新能源转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加快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带来多项建议。
九派新闻:今年两会更关注哪些内容?
王建清: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会持续为工人发言发声,同时作为一名汽车产业工人,围绕汽车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提建议。今年两会我更聚焦于汽车产业发展和新能源转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加快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推动十堰汽车产业纵深发展等领域。
九派新闻:你认为该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
王建清: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也提到了“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人才的支撑,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培育的人才,还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起来的人才。而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产品的技能、工艺与技术应融合进职业教育的体系中,避免因使用陈旧教材,导致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轨。所以,推进产教一体化,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成为必然选择。我们东风也会举办技能竞赛,根据每个职工不同的岗位特点,来安排合适的竞赛,来提升工人技能。
九派新闻:对于维护工人权益,你有什么看法?
王建清: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到了完善产业工人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实际上,各地人社局、工会等相关政府积极推进该政策,同时我也希望各个企业也尽快落地,以切实保障和提升产业工人的权益。
在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民营企业被寄予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期待。像一些企业开始为骑手上社保,能看到这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今年对于关注产业工人方面,我希望能够增强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助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九派新闻:如何理解加强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
王建清:之前的建议中,我主要围绕产业工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等建言,今年我对此有了新的阐释和理解。
我注意到,一些人将职工贬低为“打工仔”,这种现象削弱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社会认同感。这种称呼在变化的同时,职工可能会在思考,自己究竟为谁而工作。如果这一思想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像劳务派遣制度中,派遣工人往往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不超过几年就被替换,无法形成企业主人翁的感觉。这种态度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也逐渐引发了一系列隐性社会问题,对稳定工人阶级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宣传引导,还要强化稳固其领导阶级。
其实很多老板都希望“员工”能有产生主人翁意识,为企业做出贡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企业的不良做法却影响了整个群体。如何回归增强主人翁地位,需要从思想重塑强化。另外,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管身在何方,都要努力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提升素质、技能,来带动产业的发展,从而获取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
九派新闻:你认为企业、社会应该如何保障工人权益?
王建清:职工进入企业后,企业应执行国家的相关制度,给其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而一些不规范的企业没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钻空子”的方式逃避社会责任,使职工失去保障。
当下社会,构建一个公平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至关重要。对于平台企业而言,应主动承担起保护工人劳动权益的责任。所以,要引导和加强企业的这种社会责任感,制定科学规范的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的同时,也能让职工享受到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此外,推进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比如完善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九派新闻:此次参加两会的心情?
王建清:作为一名湖北人大代表,我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是非常神圣的,所代表的是我们所在群体的老百姓,从他们的衣食住行出发,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