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选树楷模 >> 叶文城劳模:近三十年来从未离开过机械行业

叶文城劳模:近三十年来从未离开过机械行业

2025-03-12 23:48:27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715

叶文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2025级学员,是福建信达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工艺主任,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他从事机械行业工作三十年来,始终坚守生产一线,不断刻苦学习,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坚守生产一线、不断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

叶文城同志从事机械行业工作已有30年,始终坚守生产一线。1995年9月从他人生的第一个岗位――南安诗山轻工机械厂学徒做起开始,直至现今负责福建信达机械公司的主要管理工作,近三十年来他从未离开过机械行业,靠的是一种对行业的热爱和求学上进的精神,不断要求自己对工作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创新创造、追求卓越。


他通过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不断刻苦学习,丰富了机械制造、生产工艺和管理方面的多种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级技师、焊接技术培训师、安全(高级)工程师、现场管理(高级)工程师,泉州高级职业经理人证书等多项资格证书。为走上技术管理岗位积累了经验,为做好技术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合理化工艺、工装 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他以丰富的产品生产工艺、焊接技术及焊接工装的有效应用和管理,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化的新要求,对公司所有产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全面合理化、标准化、智能化加强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从2011年起,他按行业标准对公司两大系列产品(混凝土搅拌站、稳定土厂拌)的焊接工艺、焊接工装和智能化焊接设备等方面进行改良,特别是对产品主要核心部件的焊接技术和焊接工装设计进行改革创新,他总结出先进、合理的方法,大胆实施、用心指导和全程的过程跟踪,最终成功通过了合理化的焊接工艺、工装,攻克了生产中的很多技术难题,大大的提高整体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里,在大型设备、大型钢结构或大面积的焊接过程中,由于焊缝位置较远和焊接工艺不同要求的原因常常需要不断移动焊机才能进行作业。还有些许多需要大面积焊接的设备或钢结构都必须摆放在车间厂房内才可操作,待焊设备或部件除了大面积占用场所外,还往往都是多面、多角度的多种不规则的焊接要求,使焊机移动和焊接方式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他设计了“一种焊机吊挂装置”用很合理的办法让焊机离开车间地面,处在钢构的上方且可在空中移动和悬停,从而解决了待焊设备的多面、多角度和多种不规则的焊接要求.通过头尾有两个送丝轮同步运行使整个出丝过程平稳、有力,横樑和吊挂臂组合可上下摆动的吊挂装置且可随意伸展和收叠,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很受车间员工认可.该焊接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使用简单、维护方便,该装置不仅2021年1月26日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外在企业的每个车间都配套2-3台使用于生产线上,对比使用前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15%左右,每年为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省人工成本约近80万左右。


三、积极参与研发、精益求精敢于创新勇于创造

他从未停止学习研究,积极组织参与公司各项研发项目,提高公司产品核心价值。目前,已获得国家经发明专利7项、实用型发明专利40多项。 由他主导研发的“一种圆形材料吊装装置” 和“一种焊机吊挂装置”两项专利于2022年12月同时获得福建省“五小创新”三等奖。 以他的“旋转式卸料搅拌罐”、“水泥骨料配输送装置”、“搅拌罐箱盖”三项研发项目为核心部件的新式产品“智能化高性能搅拌站”设备先后荣获南安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泉州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他牵头组织公司重点项目“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工程混凝土拌合楼HLN120设备”的研发、生产和现场安装调试工作,该设备是为配套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主要装备之一,生产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高质量钢筋混凝土原材料,是国内首先开发生产的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专用工程混凝土拌合楼,它的开发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建筑工业化,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建筑工业的转型升级和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与传统建造方式比较,大大提高了建筑总体质量,施工作业安全性能,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施工成本;为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该设备于2020被认定为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入选2021年度泉州十大智能装备榜单。


他还参与研发的“城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粉尘处理用噪音控制装置"项目多次获得省级、市级荣誉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该项目是针对混凝土搅拌站现有的声波除尘设备在进行除尘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噪音的强度不可调节,且除尘后的粉尘会聚集在一起形成颗粒掉落于地面上形成灰尘,清理较为不便等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优化改良,它利用含尘气体在声波振动下,引起尘粒共振,使尘粒之间相互碰撞,凝聚为较大颗粒而沉降下来,达到除尘的目的,从而解决相关问题。它能提高生产效率,并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节省水泥,所以已广泛用于混凝土工程产量较大、工期长、工地集中的大、中型水利、电力、桥梁等工程。
以上这些研发项目有力提高了公司的研发水平,使公司在行业品牌关注度进入了中国十强,荣获了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两化融合》等荣誉证书。在纳税方面2020年以630万金额成为南安市机械行业18家纳税500万元以上之一,2021年梅山镇企业纳税先进单位(前十),入围南安市2021年度明星企业名单,梅山镇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四、创建个人工作室 注重技能人才培训

他在泉州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创建“叶文城泉州工匠工作室”,召集社会、行业和公司里的多名技术人才,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充分利用工作室平台,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工艺改进活动,带领同事总结、推广一系列先进操作方法,不断推进技术技能创新和成果转化,解决了许多生产中技术和工艺的难题,为行业、企业创造许多有效价值。


工作室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参训人员获得高级焊(电)工证书5名、中级焊工证书20多名、初级焊工证书10多名。师带徒参加省级、市级技能竞赛,获得泉州市金牌工人1名、焊接二等奖2名、钳工三等奖1名、机器人焊接技能二等奖1名等。2022年8月被泉州总工会命名为“泉州市好师傅”称号。积极参与福建省刘劲松技能大师工作室活动,培养市级技能大师5名、工匠2名,参与省级课题研究2个。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