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2025级学员,现任河南省宜阳县福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教练员。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团结同事、尊老爱幼,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他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用无私和坚守温暖着他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他曾先后被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苦练内功,夯实自身职业基础。工作中,他善于取长补短,凭借自己身上所具备的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快、虚心好学,用心钻研等青春优点,向老教练请教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一批又一批的学员培养成为合格的驾驶员。身边的人有时会说他傻,教练不就是教别人开车嘛,没什么伟大之处,但他从来不这么认为,他说医生是救死扶生,他可以做到防死防伤,为道路提供安全文明的驾驶员,守的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马虎不得。他常说,干这份工作,心中满是获得感,为自己的努力而骄傲;也有成就感,道路上秩序井然有他出的一份力;更多的是危机感,他励志工作中每天都要实现创新和突破。
诲人不倦,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刻苦钻研教学大纲,对照考点,自己训练后再体会总结,达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提升,从而掌握学员练习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和心理问题。在苦练技术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大纲》《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驾驶员职业道德》等理论书籍。他每月都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大课堂,从自身做起,当好遵纪守法的模范,通过事故案例分析、酒驾危害讲解让学员明白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对他们的自身安全、家庭、社会造成的伤害都是非常严重的,教导学员要开好车、做好人,人正则车正,在驾驶车辆行程中一定要遵守交通安全法,从学习开始就养成守法的良好习惯。勤学技术、不断进步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同事和学员都叫他“金牌教练”。
精益求精,潜心钻研职业技能。业精于勤荒于嬉。他的日常只有两件事,提升教学水平、体验奉献的快乐,两件事可以干一辈子、两件事需要一辈子才能干好。他不断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总结学员在训练基础驾驶动作时经常产生的错误,反复琢磨改进的办法,根据不同人群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学驾人员的安全驾驶技能。2021年当接到要在全国范围内教练员竞赛通知时,他决心报名,在大风大浪中考验和提升自己,但同事都说,全国那么多优秀的教练员,就咱这种小地方,还是别想了,安心带学员吧,但他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化作无穷的力量,一边工作、一边训练,冒着酷暑反复实操,甚至在睡梦中被训练累醒,家人以为他着魔了,对他多了理解和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于2018年在宜阳县教练员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2021年在河南省道路运输行业教练员技能大赛中荣获全省第一名,2022年在全国道路运输行业教练员综合技能竞赛中荣获全国第十名。
热心公益,尽己所能回馈社会。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每次谈到他的工作成绩,他总是感慨,能获得现在的荣誉,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平台、离不开驾校的精心培养、离不开新老学员的支持帮助。他时刻怀着感恩之心,想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点什么,他积极参加捐款等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微博之力,倾情奉献社会,奉献爱心,疫情期间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多方筹措生活物资捐赠给一线防控人员。无论是休息日还是节假日,只要学校有任务、学员有需要,他永远都在,永远都为服务社会时刻准备着。他来自农村,对农村和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发现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都是老年人骑电动车接送孩子,因为老年人没接受过系统道路安全知识培训,每次骑车转弯时,非常危险的画面时常出现,他想,我生在这片土地,我一定要用己所长来回报家乡,在工作业余时间就去给年龄大的父老乡亲讲解转弯注意事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他们:“转弯一定要提前打开转向灯,这样后边车就知道你要怎么行驶方向了,相当于是暗号,慢一点,停下看一看”。一个年迈的叔叔乐呵呵的说,以前不知道转向灯有这么大的用处。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人听说驾校有个乐于助人的小伙子,经常到处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他在群众中赢得好评。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练员、地地道道的劳动者,他是一名兢兢业业的技术员,勤勤恳恳的实干家。他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学习驾驶知识、传播驾驶技能,他的事迹平凡而伟大,这一岗位他一干就是九年,而且还要继续干,择一行、干一生,日复一日的劳动凝结着他智慧的结晶、更闪烁着一名新生代工人不为外物所扰、不被物欲左右的情怀。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他每天在辛勤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积极奉献中谱写人生华章,荣誉属于过去,相信他必将以此为起点,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路途虽远,行则将至;广阔天地,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