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界动态 >> 马云和刘强东为996站台:再次点燃了职工文化!

马云和刘强东为996站台:再次点燃了职工文化!

2019-04-14 16:03:35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4222

编者按:网上热议的996工作制,吸引了马云和刘强东等资本大佬的发声,再次点燃了全社会对职工文化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倡导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文化自信特别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思想落地的有力抓手。职工文化是“劳动的声音”文化,企业文化是“资本的声音”文化;职工文化是“劳动的逻辑”文化,企业文化是“资本的逻辑”文化;职工文化是“劳动创造财富”的文化,企业文化是“资本创造财富”的文化……广州市总工会原主席陈伟光说:“有的经济学教授说,财富不是劳动得来的,是企业家的才能创造的,也有人说,是做买卖或资本运营创造的。他们的观点,实际是否定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创造世界,是工会理论的基石,我们应该捍卫这一科学真理。996ICU的争论,我感觉到是新时代两大理论阵营的分水岭。从资本和劳动角度,对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作严格的区分,太精准了!”

 

最近,996工作制又“火”了。

2019年3月26日,在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上,一群程序员发起了一个叫做996.ICU的项目,希望理性探讨,通过法律手段,获得雇主对雇员合法权益的尊重,在程序员中获得响应。

什么是996.ICU?在其域名(https://996. icu)指向的主页最底部,有一个简短的解释:工作996,生病ICU。

“996”工作制,即朝九晚九,每周工作6天。ICU,则是指重症监护病房。996.ICU,这是程序员之间的一种自嘲说法,意思是如果按照“996”模式工作,以后就得进ICU了。

针对引发热议的“996”现象,互联网大咖们相继加入讨论。网友中甚至有人总结出一份互联网996公司避雷名单,一时间引起激烈讨论。

4月11日,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活动上谈到了对“996”的看法。“这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但我们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12日,阿里巴巴官微分享了马云在阿里内部交流活动《帕特纳有约》上对热门话题“996”的看法。“马云的想法,我们公司的年轻人也在讨论,我们觉得这对大家有借鉴意义,所以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继马云之后,刘强东、李国庆等也加入了讨论。究竟企业家们怎么看待“996”?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A 企业家声音

马云更新微博:

“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

4月12日下午6点19分,马云更新了自己的微博。他写道:“昨晚和阿里巴巴的同事们交流了一次,谈到了时下最热门的工作996问题。今天很多年轻人都面临这个问题,我想,如果你选择通过奋斗努力赢得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可以认真思考一下我下面的话;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未来比普通人幸福快乐,但又不愿意付出比普通人更努力的代价,那么那些合法合情合理,永远正确的话更适合你。如果需要,那些我也会讲,而且讲得很好!但我想年轻人应该有机会听到真话。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阿里巴巴从来也都提倡,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但是年轻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

“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在马云更新的微博里,还附上了自己于4月11日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活动上讲话全文。

马云在内部交流中还谈到了阿里巴巴的年轻人如何成长、如何实现理想、如何通过公益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等一系列话题。

刘强东朋友圈发声:

“为18万家庭负责不得不做出选择”

12日,刘强东在微信朋友圈发文。他举了“地板闹钟的故事”说:“我现在无法再像创业初期那样拼命工作了!但是以我的体质,做到8116+8,(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每年也会休一次长假)完全没有问题!”

“京东已经四五年没有实施末位淘汰制了。发号施令的人愈来愈多,干活的人愈来愈少,这样下去京东注定没有希望,只会逐渐被市场淘汰。”刘强东在文中写道,“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我是要为18万兄弟背后那18万个家庭负责,还是要留下那1%混日子的人,向他们负责?我没有选择余地!”

对于“996”,刘强东的看法和马云类似,他写道:“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李国庆谈“996”:

“管理者提高效率比员工加班更有价值”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12日晚10点46分也更新了微博。他在微博中称,自己坚决反对“996工作制”。

李国庆写道:“一批老板倡导996,就是9点到公司,晚9点离开公司,6天工作。我坚决反对。”

微博里,他阐述了6条理由:

理由1:每天不算路途,11小时工作时长,那恋爱,家庭,社交无暇,而这是生活的目的,还是为工作高价值的调节,正是一张一弛啊。

理由2:优秀的企业是结果导向,效率导向。

理由3:管理者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效率比员工加班更有价值。

理由4:很多岗位,如程序员,长时间认真写8小时程序,回家基本到头就睡,和业务层面靠开会耗11小时完全不是一个工作强度。

理由5:当今公司办公环境经常是降低工作效率的。西方尝试十多年,每周在家办公一天,对文案、编辑很有效。不坐班,弹性工作时间都更适合一批工种,所以一批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一族出现,就是高产出的自由职业者。

理由6:当然我也坚决反对每周40小时工作,还那么多假期。

他在最后写道: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我赞成撸起袖子加油干,那是实干,巧干,苦干,不是低效率的耗时间。

B 网友怎么看

“加班工资给够996随便来”

除了企业家外,很多网友也对“996工作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可派:

有部分网友表示认可“996工作制”:

@DREAM柳雪松:996,可以有效地把钱都攒起来,挺好的!

@歪柚柚:年轻人应该明白,幸福是自己奋斗出来的,理解996。

@UP:不应该抵制996,应该抵制的是强迫996,重要的是要有选择的权利。

工资派:

在诸多评论中,有相当大部分网友认为,“996”没有问题,但不能免费加班。

@难以安静:996没问题,加班工资不能不给。

@庄家吴:被批评的不是996,而是劳动力的压榨,无谓的加班。我们为啥批评996,因为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的比比皆是。

@张凯:996我也愿意啊,钱到位,加班工资给够就行。

否定派:

评论中,也少不了否定派的身影:

@风之伤:马云工作时间那是人家自愿的,和上班族熬12个小时根本不一样好吗?

@秀:人家阿里巴巴说了,8小时以外的时间是用来学习、总结、提升业务能力,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和人家一样。

@MR.TONG:马老师更关注的是员工的成长,“加学习的班”,有些人曲解别人马老师就没意思了。不过还是坚决反对装模作样坐着混时间的那种加班,毫无意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欧阳宏宇王婷

综合《中国青年报》、中新网等

来源:华西都市报

(转自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2019/0414/544432.shtml

 

马云回应争议:真正的996不是简单加班,与被剥削无关

4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官微发文, 回应近期他针对互联网公司996现象的有关言论引发的争议。

马云在题为《再谈996:理性讨论比结论更重要,周末愉快!》的文中称,前几天他在公司内部关于“996”的观点,引起热议,批评声也是源源不断,和我预期的一样。

马云说,有人奉劝他不要卷入这样的“不正确”话题,不讨人喜欢,主动招骂,还展示了“资本家的獠牙面目”。但他看了很多网友的回应,特别是骂帖后,他认为,今天的社会不缺正确的话,“我们缺的是实话、真话、让人思考的话……理性社会的标志就是客观理性的讨论比结论更为重要……我们要听得进“不中听”的话,更要有人敢于说‘不中听’的实话。我从来不怕被骂,所以关于这事我还是要再多啰嗦几句。”

在《再谈996:理性讨论比结论更重要,周末愉快!》一文中,马云强调,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找到喜欢的事,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如果不喜欢不热爱,上班每分钟都是折磨。

“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不是单调的体力活,和被剥削没有关系……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坚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之处,找到了金钱以外的快乐之处。”马云说。

他还提出自己的观点,追求每分每秒的工作生活平衡,追求点点滴滴的事事公平,长期来看就是最大的不平衡和最大的不公平。

4月11日,马云在内部交流中对员工谈及近期备受争议的996加班文化。马云称,“今天中国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 “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此说引发广泛讨论。

近日,一则由互联网程序员引发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榜——一名程序员在GitHub社区上建立了一个“996.icu”(即工作996,生病ICU)的项目,披露部分互联网公司“996”工作制现象,大量“996工作者”涌入并控诉。所谓“996”工作制,即每天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以此测算,每周工作时间达到了72小时,工人日报的报道称,这一制度是违法的。

附马云《再谈996:理性讨论比结论更重要,周末愉快!》全文:

前几天我在公司内部关于“996”的观点,引起热议,批评声也是源源不断,和我预期的一样。有人奉劝我不要卷入这样的“不正确”话题,不讨人喜欢,主动招骂,还展示了“资本家的獠牙面目”……是在自毁“形象”。

我看了很多网友的回应,特别是骂帖,很多人很失望是因为从我嘴里说出这些“不正确”的话。我很理解这些看法,其实我完全可以说一些“正确的话”。但今天的社会不缺正确的话,我们缺的是实话、真话、让人思考的话。面对年轻人就是面对未来,面对未来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这事有这么大的争议,我更加觉得有好好讨论一下的必要,理性社会的标志就是客观理性的讨论比结论更为重要……我们要听得进“不中听”的话,更要有人敢于说“不中听”的实话。我从来不怕被骂,所以关于这事我还是要再多啰嗦几句。

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

真思考过自己的选择了没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在哪里,思考清楚了,就不会纠结,懊悔……找到喜欢的事,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如果不喜欢不热爱,上班每分钟都是折磨。找工作如同找对象,真正的爱情你不会觉得时间长,但不合适的婚姻是度日如年。

没有人喜欢在一个强制996的企业里工作,既不人道,也不健康,更难以持久,而且员工、家人、法律都不允许。长期那样,即使你付再多工资,员工也会跑光。想让员工通过996而获利的公司是愚蠢的,也不可能成功的。我想员工会自然选择离开那些毫无前途、希望,瞎折腾员工的996公司的,因为中国可以选择的企业有几千万家。

但是这世界确实有很多996,甚至007的人。不仅仅是企业家,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官员、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的。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毅力,而是因为他们超爱自己选择的事业,他们为此付出超常的奋斗和努力,才获得了常人没有的“成功”。重要的是,当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何止是996?吃饭睡觉都在思考、琢磨。他们为什么不去干点别的更轻松的?不是因为没得选,而是愿意干这个,这事的意义超越了金钱利益,干别的再轻松都不乐意,干这个再苦再累都感觉快乐。这样的人其实不少,也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996,997,才让上世纪我们有了“两弹一星”,才让我们的国家在过去短短的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才会有“神五”“神六”,才让我们对未来有了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点”,把奋斗者全看成是为了欲望,利益和财富名誉追求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快乐点。有一句话叫累觉不爱,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叫爱觉不累。

当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也不一样,对幸福的定义也不一样。很多人说自己只是一个打工仔,工作就是养家糊口。但打工也要有尊严,为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而打工的人是有尊严的。

我之前说了:我不为996辩护,我向奋斗者致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工作生活方式的权利。选择轻轻松松的工作方式,不愿意付出“超人努力”,也无可厚非,但你也体会不到奋斗带来的幸福和回报。当然,也有很多人奋斗了,努力了,但依然没有回报,命运确实很折磨人。努力也许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是肯定不会成功。

不过,企业不要觉得付钱就可以让员工996。企业负责人应该思考的是,你的成功是否就是员工的成功?你的快乐是否就是员工的快乐?你有没有帮助员工找到他的快乐,还是你只是逼着员工996? 如果你觉得你的干部员工全没有理想,全都不努力,那问题一定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因为你只把自己的理想当成他们的理想,而没有把员工的理想当成你的理想。

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不是单调的体力活,和被剥削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的人并不傻,可选择的机会也不少。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坚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之处,找到了金钱以外的快乐之处,他们享受自己在八小时以外的学习、思考,探索的路径上,找到自己工作快乐点的人是幸福的,有福报的。为加班工资而996的人是很难持久的。

我有什么,要什么,放弃什么,这是我常常问自己的。人生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下来就很钱,有的人生下来就很会读书,但是有一样是公平的,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是24小时,选怎么过这24小时,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追求每分每秒的工作生活平衡,追求点点滴滴的事事公平,长期来看就是最大的不平衡和最大的不公平。生活既不公平,但也很公平!

最后,重申一遍阿里人一直以来的工作生活态度:快乐工作,认真生活!

周末愉快!

(来源:澎湃新闻)
人民日报
(转自百家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0765238835053437&wfr=spider&for=pc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