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界动态 >> 第五届全国职工文化论坛经验分享:中国铁工投资集团

第五届全国职工文化论坛经验分享:中国铁工投资集团

2025-09-30 19:14:28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627

以创新创效铸品牌 以职工文化聚合力——擦亮水务环保领域金字招牌

中国铁工投资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年福兵

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工投资”),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中铁的骨干成员单位。集团公司秉持“投— 建 —营” 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商与现代城市投资运营商,现有员工3000余名,注册资本金50 亿元人民币。​


“十四五”时期,中国铁工投资累计完成投资及新签合同额 超2000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建设并运营各类项目1600 余个,其中水务项目运营规模超500 万吨 / 日,管网运维长度超 10000 公里,拥有各类专利130余项,涵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凭借突出的发展成效,集团公司已成为国内建筑央企中发展速度最快、产品体系完备、创新能力突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水务环保类企业,并一跃成为国内水务环保行业知名企业。​


在中国铁工投资实现快速优质发展的进程中,集团公司工会始终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理念,深入实施“生态效能”党建品牌框架下的“党群连心”工程。通过聚焦“生态”核心主题,工会重点打造 “生态环境” 创新工作室、“生态环境水务杯” 劳动技能竞赛、“生态幸福” 小家三大特色品牌,持续深化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工作中,工会紧密围绕企业中心任务,以凝心聚力强化队伍建设,以差异化品牌建设凸显特色优势,以价值创造彰显工作实效,为中国铁工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现将其相关实践与经验分享如下:


一、以创新工作室为引擎,激活新兴业务增长新动能

创新工作室是培育职工创新文化的重要土壤。中国铁工投资始终坚持系统规划、分层管理及协同创新原则,持续推动创新工作室实现从“有”到“优”的提升、从“点”到“面”的拓展,有效激发新质生产力中的“生态型”创新动能,现已成为集团公司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引擎。

1.精准定位,高标准建设。将劳模创新工作室明确为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阵地、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基地、开展创新创效的关键平台,汇聚创新文化枢纽的定位。制定并完善《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实施细则》,确立“八有”创建标准,即:有创新团队、有场所设备、有宏观目标、有管理制度、有创新成果、有经费保障、有考核激励,持续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紧扣集团公司“两商”发展战略与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精准布局创新工作室建设,目前已命名验收两批集团公司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各级工作室累计提出规划设计、科技研发、建设建造、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创效课题84个、获得省部级发明专利17项、新型实用专利51项。

2.分层管理,高效能运行。构建集团公司牵头建设四星级、三级公司牵头建设三星级工作室的分层管理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工作室紧扣水务水利、生态环境、绿色资源、绿色城乡四大板块业务、“卡脖子”技术制定攻坚课题,形成专利、标准、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实质性成果。同时,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传帮带”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导师带徒、技能培训、劳模先进事迹宣讲等活动,广泛传承绝技绝活、传递创新思维、传扬模范精神,厚植企业工匠文化,涵养工匠精神。“十四五”期间,有12名员工先后获得省级及以上“火车头奖章”“五一劳动奖章”和“产业工匠”等荣誉,1个集体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3.跨界融合,高能级赋力。积极推进不同单位、不同专业创新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聚焦“生态环境”领域开展“联盟攻关”,策划制定生态环境创新工作室联盟组建方案,牵头成立中国中铁生态环境创新工作室联盟,集团公司7家创新工作室加入联盟成员并当选理事长单位。同步我们将系统内外生态环境创新工作室纳入大联盟的体系之中,与陕西省总工会、宁夏自治区总工会等开展跨系统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打通了企地联建共建的路径,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充分肯定。通过开展生态环境创新联盟大讲堂、创新联盟万里行、创新联盟服务站、创新联盟推优会等形式,充分释放联盟协同创新效能,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此外,积极探索区域跨界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新路径,依托公司人才培训基地,联合地方工会和劳模协会开展首个水务环保产业工匠学院命名挂牌活动,通过多元化教学、多类型竞赛、多角度合作和多层次输送,全力构建“培训—交流—人才输出”一体化综合平台,加速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以劳动技能竞赛为熔炉,淬炼生态环境领域排头兵

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是激发职工创造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中国铁工投资工会紧扣中国中铁新兴业务板块先锋主力战略定位,聚焦创新创效核心目标,搭建多样化、广覆盖的实践平台,通过机制完善、以赛赋能、形式创新,全方位调动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创新驱动、人才支撑、产赛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

1.强化多元激励,营造全员创新生态。建立并落实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实施“物质+精神+成长”三维激励,对取得创新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的职工及团队,及时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表彰。将创新创效实绩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先评优、劳务派遣转录等挂钩,让创新人才得实惠、有荣誉、有发展。常态化开展“合理化建议”“优秀提案”等活动,搭建创新项目孵化、成果评选与展示交流的平台,引导广大职工在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中主动攻关,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的浓厚氛围。

2.深化以赛代训,筑牢绿色人才根基。持续深化“五小”(小革新、小建议、小攻关、小发明、小创造)和“四技”(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创造)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搭建成果转化与应用桥梁,推动创新点子从“纸面构想”转化为“生产实效”。聚焦公司主营主业,常态化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联合地方工会举办“生态环境(中铁水务)杯”技能大赛,以“懂绿色技术、精智慧运维、善攻坚创新”为培养标准,通过实战练兵锻造水务环保领域专业工匠。竞赛育人成果显著,在第七届工程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我们自主研发的“水务环保项目碳核算评估及减污降碳协同优化技术”斩获创新技术成果“特等奖”。截至目前。先后荣获全国和省级“技术能手称号10名,有效夯实企业“绿色先锋”人才梯队建设根基。

3.创新竞赛形式,服务生产经营全局。围绕企业“投建营” 一体化发展模式与年度目标,以差异化竞赛形式赋能生产经营。针对生产经营重点阶段,开展“攻坚四季度”“五保一树”等主题劳动竞赛,精准破解阶段性难题。围绕重大项目与关键工程,组织“城建杯“水务杯”等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及区域联建共创竞赛,先后联合宁夏自治区、南京市、武汉市、泰安市、都江堰市等地方工会开展了多场次职工劳动和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建、以赛拓营”。“十四五”期间,15个集体分别获评省市级“劳动竞赛优胜班组”和“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以职工小家为阵地,培育生态幸福特色家文化

职工小家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铁工投资工会始终秉持“和谐共生、向善向美、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建家理念,推进“星级生态幸福小家”创建,努力打造有颜值、有活力、有温度的生态幸福职工家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1.有形建设标准化,让小家更有“颜值”。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和多元实用的原则,编制《星级生态幸福之家(小家)创建标准和评比指导意见》与《生态幸福之家手册》,紧密结合企业“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特色,将“生态”元素融入职工小家建设。从规范化建设、有形化呈现、品牌化塑造三个维度细化建家标准,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以“生态”理念赋能幸福之家建设,让职工感受到真实、可触、可及的幸福体验。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围绕职工需求,通过设置暖心驿站、职工书屋、健身房、家属探亲房、文化长廊和生态幸福园等功能设施,打造了一批富有铁工投资特色的生态幸福小家。经过层层考核验收,有5家单位先后获评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铁路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中国中铁“五星级幸福小家”。

2.民主管理规范化,让小家更有“活力”。以共建共享理念为引领,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形式,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小家中持续营造“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坦诚沟通、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鼓励职工深度参与小家日常管理和活动策划,增强主人翁意识,使职工小家真正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团队和谐、激发工作动力的“暖心港”和“加油站”。

3.关心关爱精细化,让小家更有“温度”。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精准化和精细化服务,印发实施《中国铁工投资职工职业生涯全过程关爱服务实施办法》,建立从入职、结婚、生育、生病到调离等多维度的关爱体系,常态化落实工会委员联系点制度,持续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不断完善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偏远项目送关怀、金秋助学等活动,广泛组织“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送慰问”等暖心行动。积极拓展服务触角,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小候鸟”夏令营、EAP团辅、文体竞技比赛和兴趣小组等活动,帮助职工缓解工作压力,丰富业余生活,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依靠。

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持续探索和创新。中国铁工投资将进一步深化机制创新,促进多元融合与互促共赢,努力建设更具特色、更富活力、更显成效的新时代职工文化,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