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界动态 >> 攻坚克难筑精品 千锤百炼工匠魂

攻坚克难筑精品 千锤百炼工匠魂

2018-08-11 16:57:49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1061

北京地铁16号线机电项目部隶属于中铁电气化局北京建筑公司,其前身可追溯到首都机场线机电项目部、北京地铁15号线机电项目部。对于拥有房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北京建筑公司来说,机电安装这样一支跨界功能型的团队已不知不觉地走过了12个春夏秋冬。

12年来,项目团队用执着的坚持和不懈的追求完美诠释了剑走偏锋的典范,先后获得了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等成果、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市政基础设施竣工长城杯金质奖、北京市安装工程优质奖、北京市第七届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二等奖和第八届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部、北京市第二届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称号!这是奉献敬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12年,是筑就精品、树立丰碑、成绩斐然的12年,更是以“大国工匠”为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12年。  

奉献敬业孕育匠心  

2006年,随着机场线全面动工,机电项目团队正式组建。由于刚刚成立,缺乏既有经验,项目领导班子便提出了“执事敬”、“思事敬”、“修己以敬”的座右铭来鼓励团队勤勉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个个舍己为公、无私奉献,共同开启了属于他们的机电安装之路。  

召之即来战年关。2009年除夕夜大雪纷纷,项目经理汪志辉从项目部回到家中,正准备一家人看着春晚吃顿热乎的年夜饭,电话就响了。原来是机场线由于一处管道外保温受损出现区间排水管结冰、涨裂,从而导致机场线部分区间告急。适逢年关,运营单位人力物力都很有限,只好打电话给他看看能否给予支援。丰富的现场经验让他对解决此类问题胸有成竹,他稍加思索翻起手机通讯录,立刻联系其他几位在京的项目领导班子和春节值班同志商讨分配工作,全然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妻子已经去给他整理衣物。等放下电话,才看到棉袄、帽子、围巾已经摆在跟前。虽然对家人来说,汪志辉已经是过年离开家去现场的“惯犯”了,但此刻面对家人的体贴理解,他还是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露出了略带歉意的笑容。  

告别了家人,他迅速赶到故障现场,其他同志也都先后陆续抵达。没有寒暄,也不必动员,材料设备短缺,就去项目部拉;没有协作队伍帮助,大家伙就自己手抱肩扛。经过七八个小时风雪里的奋战,破损管道被更换,由漏水可能引发的相关隐患也全部进行了排查。看着区间线路恢复正常,大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汪志辉也高兴的挥着手喊道,“同志们,走,回家过年喽!”推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等大家回到家中时,已是新春的凌晨。  连续作战保平安。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傍晚时分,角门西地铁站告急。机电项目部自建的防汛抢险大队由于之前的突出表现,被临时抽调至角门西,配合防汛办开展抢险工作。而在接到通知前,项目部的抢险大队已在15号线全线连续坚守了18个小时。但对于这群多年来一直奋战在北京地铁的汉子们来说,汛情就是命令!  

众所周知,地铁的方位、结构特性决定了其本身易受雨水侵袭,这是全世界所有城市地铁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抢险大队在现场防汛办的统一指挥调度下,与闻“汛”赶来的各职能部门支援人员一道,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有的挥汗如雨地递沙袋、堵溃口,有的沙哑着喉咙疏散乘客和围观群众,有的赤足奔走于泥水中来回传递讯息。暴风雨裹挟着道路积水一次次声色俱厉地袭来,试图突破防线,侵蚀车站出入口。但无论如何凶猛,这支来自民间的“机电抢险大队”始终无所畏惧,以“铁人”般的意志坚守现场,一把把地抹去汗水,一包包地扛起沙袋。衣裤湿了,赤膊上阵;滑倒了,爬起来接着干,用顽强身躯与坚强意志夯实了一道道防线。最终经过近8个小时的奋战,他们不仅逼退了来势汹汹的洪涝,确保了地铁站的安全,还对区间接触网、线路等设备设施状态进行了全部检查。任务完成了,抢险大队的汉子们也累倒了,连续作战带来的疲惫已让他们顾不得脸上的污垢,不少人直接穿着湿透甚至裹满泥浆的衣裤瘫倒在地打起了瞌睡。


  

精益求精培养匠士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项目团队,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这是在机电项目部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也是整个项目部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源泉。  丝丝入扣定乾坤。经历了首都机场线的初露锋芒,项目部又把目光锁定在了即将公开招标的地铁15号线。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强大的对手,项目部从施工方的角度出发,派出人员积极与业主、设计方沟通,与已中标施工的土建单位明确接口内容、范围,每种设备接口谈判完毕后,立即整理出详细、具体的文件资料,确保实现系统设计的全部功能。项目团队各司其职,从投标细节入手,对于投标过程中的每道环节严格把关:物资部对设备及主要材料进行市场调查,为投标报价提供依据;工程部优化方案,潜心编写施组计划;工经部对人、机、料进行整体核算,把好投标的最后一道关。值得一提的是,工程部在优化方案的过程中,发现水暖与空调部分内容无迹可寻,查找不到标准,而以往这部分投标内容也都是一概而过,不做深入分析。对此,工程部的小伙子们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不管以往怎么做,现在一颗螺丝钉也要明确标注。综合了机场线的成功经验和15号线的实际情况,工程部最终圆满完成了水暖与空调系统内容的编制。这不仅为日后成功夺得15号线7.62亿机电标段打下了坚实基础,投标过程中关于水暖、空调的内容也经过后期不断升华、完善,被整理成了《轨道交通设备系统重点工艺施工-水暖与通风空调》和《地铁工程机电设备系统重点施工工艺-给排水及通风空调系统》图集,填补了我国地铁工程建设标准的空白。  

追求极致树模范。常言道,什么样的队伍,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兵。在机电项目部这样一个“不干则已,干就做到极致”氛围里,人们对于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养成了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赵际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他从来不妄自菲薄,时刻坚持学习。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随身带着自己的百宝箱,里面装着笔记本、手电筒、盒尺、温度计、万用表等各种常用物品,遇到不明白的随手记下来,回家后加班研究。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他都把平时用的小本放在枕边,以便能随时记录一些新点子。  

地铁涉及专业多,交叉作业在所难免,原有的保温材料常常遭到破坏,同行们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但赵际顺无法“习惯”,长久以来养成的职业品质时时在耳边提醒自己,必须解决这一问题。他白天到现场核验,晚上对着资料思考,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妻子叮嘱他给孩子准备晚饭,他满口答应,熬上粥就又回到书桌前写写算算。等到妻子带着孩子回来,闻到满屋子的糊味儿,才发现锅里的粥早都干成了“锅巴”,而他却仍在聚精会神的伏案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反复论证,前后画过了几十张草图,进行了7次3D模拟和材料对比,最终将原有的保温材料升级成了不燃防踩复合保温管。该成果后来也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项目团队熏陶了赵际顺,赵际顺又身体力行地不断感染着一批批后来加入的年轻人。2015年4月,赵际顺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这是对他往日工作业绩与职业品质的充分肯定,更是推动他此后迈向“工匠之路”的不竭动力。


  

创新发明熔铸匠魂  

“工匠精神”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多年来,机电项目团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团队制造”向“团队精造”、“团队创造”的过渡。  

无顶安装谱新篇。2015年初,机电项目部团队顺利竞得北京地铁16号线全线机电安装标段,合同造价16.29亿,这也开创了由一个项目部承担整条线路机电安装的先河。  16号线作为城市西部南北方向的干线,承担着交通疏解和引导城市发展的功能,因此在设计之初,便提出了“空间规划、古韵京廊”的理念。为能将这一理念付诸实际,项目团队积极与业主、设计单位展开磋商,最终确定了对全线进行无吊顶安装。  

“没了吊顶当‘遮羞布’,顶部的管线会不会织起‘蜘蛛网’?北京地铁以前也没见过这样的实例啊?”,面对种种质疑,机电项目团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没有实例,我们就创新出一个先例!针对地铁施工中的专业多、管线复杂、碰撞错误多等问题,项目团队利用Navisworks软件对建立的BIM管线模型进行全方位的碰撞检查,保证了设计阶段100%无碰撞点的效果,达到了在施工前合理布局,减少二次拆改。而所研制的综合支吊架既能解决各专业统一安装的问题,又能满足各专业管线及终端设备集成安装的要求。不仅大量减少了各专业支吊架立杆的数量,又为其他专业预留出了足够多的专业安装接口,提高了线槽及终端设备的规整性,工业美感尽显。支架上的各种风管、水管、各专业线槽、照明灯具、广播、导向标识等管线及末端设备全部移到两侧边框,好似架在空中的“综合管廊”。这些管线整齐布局在上空,以暗色处理、又有足够的线条搭配,不仔细看竟察觉不到。全线拱脚的位置安装LED灯,可实现照明平均节电40%,高架区间照明节电 30%,仅照明这一项成本较之传统安装每公里降低约30万元。  

通车后的16号线(北段)以顶子不遮板、立柱不贴砖,通透敞亮,大气复古的新线“老站”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而“全线无吊顶安装技术”也就此走向了新时代城市轨道建设的舞台。  

工建成果亦为民。为能充分发挥项目团队创新发明的能力,2012年,以技术骨干赵际顺名字命名的“赵际顺技术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从“创新”角度解决实际问题,先后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专利9项,累计节约成本上千万元。在诸多发明中,也不乏像“双密封消火栓”这种对于工建、民建均具有普适性的专利成果。  在地铁及民用设施安装工程和使用维护中,经常遇见消防系统上的消火栓在试验阶段就会出现关闭不严、开关费劲造成漏水冻裂等问题。该问题一直困扰着地铁及民用设施消防系统的安全,同时也给工程质量与维护管理带来很大的隐患。  

2016年初的一天,赵际顺和“徒弟们”正准备翌日上午对研发中的新型消火栓进行现场实验,就看到一则令人惋惜的消息:顺义某小区发生火灾,消火栓年久失修,救火不及,一家三口遇难。徒弟们首先坐不住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又是消火栓故障,怎么救命的反倒成了要命的了”、“没有及时对这些隐患进行排查,真是可惜”......听着徒弟们的讨论,赵际顺沉默良久,缓慢而沉重的说道,“咱们得加快脚步了”。 随后的日子里,整个工作室进入到了“痴狂”的状态,他们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设计、计算、开发,在电脑上利用三维制图软件完成初期模型的建模。根据建模模型浇筑出10套样品,进行模具整改,并依据整改尺寸重新出模,最终达到理想的形状、功能与效果。经实测,双密封消火栓承受工作压力30公斤、试验压力50公斤、严密性可靠、开关灵活轻巧、阀体与阀杆等材质均为不锈钢,是一款适用于各种地铁及民用设施安装工程的消防设备。  双密封消火栓的成功问世,令赵际顺和徒弟们倍感欣慰。虽然他们不能改变已出现的悲剧,但研发出的这项成果可以帮助到更多群体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而大家也从此时逐渐意识到,要立志成为一名“工匠”,创新发明不能只局限于生产,也要放眼于生活。  

“大国工匠,在乎手艺,更在于内心”。现如今的机电项目部,工程越做越大,人员越来越多,但奉献敬业、精益求精、创新发明的优良传统却像种子一样,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而整个团队也在第一代“机电人”的带领下,矢志不渝、薪火相传,朝着机电安装领域的“工匠之路”继续前行!(时永 白乐)

来自中工网http://acftu.workercn.cn/110/201808/10/180810155505429.shtml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