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9日上午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的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朱洪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自2006年以来,已有13名由全总推荐的一线工人登上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其中包括朱洪斌在内的8位一线工人是在全总等四部委联合开展的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的基础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图为朱洪斌得奖后受到全国总工会领导的亲切接见
“作为一线工人能登上国家最高领奖台,这是国家对工人价值的肯定。这得益于各级工会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爱,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在工作中有更多的创新。”获奖后的朱洪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国家对职工文化和工匠精神的高度肯定。
图为认真工作的朱洪斌
作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状态评价中心物资检测室油气化验组组长,朱洪斌从事的工作就像是医院里的验血师,通过检测变压器油中气体的变化分析变压器的运行状况。为了保障设备安全、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28年来朱洪斌一直为成为顶级“验血师”而不懈努力。
据悉,朱洪斌此次申报的项目为《变压器潜伏性缺陷的油中气体检测技术及应用》,通过围绕油中气体检测的仪器校准、样品采集、油气分离、色谱分析等全过程开展体系化创新,将同一化验室检测平行误差由10%减小到2%,不同化验室检测比对误差由20%减小到5%,实现了变压器潜伏性缺陷的及时、准确诊断。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江苏电网全面应用,发现变压器潜伏性缺陷75起,创造经济效益达2.51亿元,并减少非计划停电10余万小时,同时还应用于新疆、福建、山东、广东、安徽等电网。
近年来,各级工会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重要载体,持续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把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新时期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不断深化创建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7.8万家。近三年来,仅97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完成创新成果3936项,其中2037项成果得到转化,产生经济效益57亿元,申请专利857个。
(转自中工网http://character.workercn.cn/370/201701/10/1701101058556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