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康,中国夏朝第六任君王,相的儿子,史称“夏代中兴祖”。传说寒浞派人杀了相,相的妃子后缗,逃到娘家有仍氏之国(有仍氏姓任,是一个小部落,地处现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生下少康。少康在任城生活过很长时间。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也属于象形文字),产生了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同时在陶器等物品的制作中,形成了最原始的艺术形式。
在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推选出了尧,尧死后,推举产生的继承人舜坐上了尧的位置,舜(瞽叟之子。当尧年迈时,有人提议丹朱也就是尧的次子作继承人,被尧果断地否决了。尧接受大家的推举,选舜为接班人,并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年老了,又把位置让给了能治水的禹(鲧之子,黄帝的玄孙。禹在治水与讨伐三苗胜利后,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并把全国分为九州,九州也是中国的别称),这种更替叫做禅让,禹死后本应该把位子传给益,而这种禅让制被禹的儿子启终结了,历史上的“家天下”便从夏朝开始了。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夏启不久就去世了,儿子太康继承他的位置,然而他算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昏君”,东夷族的首领羿(后来做了国君,就被称为后羿,他也善骑射,但与射日的后羿并非同一人物),率兵夺去了都城安邑并逼迫太康退位,把太康的弟弟仲康推上了王位。羿控制了大权感受了几天“国君”的日子,没过多久就被自己的手下寒浞刺杀身亡,寒浞接管朝政大权,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由于心情不悦很快也死了,他的儿子后相继承王位。然而后相不愿做一个傀儡君主,逃出都城投靠了斟灌氏和斟氏。寒浞派大儿子一路追杀,并最终杀死了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带着有孕之身避开了追杀,经历无数惊险逃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氏之国(今山东济宁任城),第2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做少康。他是夏启的曾孙,是仲康的孙子,第五代夏王相之子,同时也是第三任夏王太康的侄孙。
在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下,隐姓埋名的少康渐渐成长。初懂人事后,母亲后缗便将亡国的惨痛经过逐一告诉他,并令其立志报仇雪耻,复兴夏国。亡国之耻令少康极为沉痛,更成为其矢志复国的动力。
虽然少康隐藏在有仍氏的消息鲜有人知,但还是被寒浞探知真相。为逃避寒浞的追杀,少康又逃亡到有虞氏部落,并当上了有虞氏国君的厨师长。有虞氏国君对夏国的灭亡很是痛心,同时对于塞浞的残暴统治很是偾恨,自然便对这位流亡的王子寄予厚望。不仅将两个女儿嫁给他,而且还赠予他“田一成(方圆十里)、众一旅(五百人)”。
正是依靠着这方圆十里、人口五百的根据地,少康日夜谋划复国大业,并将部众全部训练成以一敌百的猛士。然而少康深知,要想击败势力强大的寒浞,光靠这块地狭民寡的根据地,无异于痴人说梦,只能寻找盟友并诉诸于非正常手段才能看到希望。
为此,少康首先和夏朝遗臣首领伯靡建立联系,令其查找斟灌氏、斟鄩氏被伐灭时逃散的族人,由此来扩充军队,并将他们组建成一支复国生力军。在招兵买马的同时,少康还积极实施“间谍战”,令将军女艾时刻侦察动向,并让儿子季杼时不时地在戈地制造动乱,以迷惑、骚扰。女艾到了戈地后,通过欺骗的手段骗得了寒浞之子浇的信任,并源源不断地把戈地的情況报告给少康,从而为少康拟定灭浇行动计划提供助力。经过在纶城二十余年时间的苦心经营后,羽翼丰满的少康正式打出复国的旗号,对寒浞公开宣战,并逐渐完成复国伟业,重新掌控了对夏的统治。此时,距太康失国已有95年的时间。
在少康帝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从夏禹算起,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个王,前后经历了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它结束了原始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开启与形成。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如果说,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夏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还都,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很推崇少康,甚至认为少康比汉高祖刘邦更加优秀。(选自《文化任城》,作者胡广跃,高成丰,三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