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界动态 >> 宁本涛:以“五育融合”执“新劳动教育”之事

宁本涛:以“五育融合”执“新劳动教育”之事

2020-05-05 18:53:47 来源:职工文化网 浏览:958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宁本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这份文件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顶层设计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只重视外部作用,没有挖掘其内生动力,导致劳动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的情况。因此,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既要认真研讨劳动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又要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冷静思考,使劳动教育的实施不走极端。如何让劳动教育政策和理念及时落地生根,实现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实施?我认为,当下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在于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范式,积极探索以“五育融合”理念执“新劳动教育”之事,即以学区或学校为龙头,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深度协作,探索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以一育带动全育的“五育”融合创新路径,焕发新劳动教育的生命活力,让劳动教育真实有效地发生。

  何谓“五育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既是基本趋势也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融合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创新性教育实践方式。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切实参加各项劳动教育活动。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至此,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成为全体教育人的共同目标。新近印发的《意见》着重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从“五育不全”到“五育并举”,再到“五育融合”,回归和回答了新时代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高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根本问题。

  “五育融合”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我国教育生态体系,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缺失”与“失衡”,即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以及“五唯顽疾”(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问题。关于“人”的教育,本该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每个人都是多面教育融合后的综合呈现。在历史长河中之所以将教育分成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是为了促进每一方面的极致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融合。区别看待五育、“各自为大”必然是片面的,五育融合才是归途。简言之,五育是一个整体,既内在统一、又各有侧重,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需要辩证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促进五育之间的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五育并举的整体育人功能和真、善、美、圣、健、富价值平衡的整全之人。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我们应该遵照这一教导,把对立的统一引向全人教育的立场。培养学生成为大胆而又小心、开朗而又恬静、快活而又谦恭、温和而又强悍、善于用功而又善于玩耍的人。这种人既能挑肥桶又能弹钢琴,既能大扫除又能作插花,既能缝抹布也能裁绸缎,既能淘水沟又能奏第九交响乐,既能劈柴又能演剧、画画,既能打算盘又能翻经卷,既能做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又能养猪,既能穿西服结领带又能穿工作服在田间割草。这样把对立的品质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新劳动教育”何为?

  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内涵无限丰富与扩展,我们对劳动内涵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单一简单化的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范畴上。质言之,广义上的新劳动,是指个体独立或团队合作,通过简单或复杂的体力、脑力、情感等付出,获得满足自身或组织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新劳动的类型也日益多元,它不仅包括第一、二产业的生产性劳动,还包括第三、四产业新兴的服务型、高技术型、审美型、创造型劳动。藉此,新劳动的目的也不仅满足生存的财富自由的工具性需要,还要注重和满足普通劳动者的情感、尊重和审美的本体性需要。

  基于后建构主义的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具身学习不同于以抽象思维和推理验证为特征的离身学习,而是基于身体,具有实践性、活动性等特征,它将“身体(情感体验、情绪、意志、兴趣、实操等)”置于认知实践的中心地位,强调认知是通过身心合一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形成的,尤其重视体验是一种在亲身经历和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独特感受。故而,“新劳动教育”也不仅仅是一种“关于劳动”知识的教育活动,而是涵盖“关于劳动”“为了劳动”和“在劳动中”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和价值观整合性的素养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指向素养养成的新劳动教育必须高度关注新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劳动教育的“非对象性”,以及学校劳动教育推进过程的基础性、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新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需要通过劳动教育平衡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构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种关系属性。在劳动教育内容选择上,不同的学段不仅应关注学生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体验,还应关注探索性创新劳动、艺术审美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生活自理性劳动等方面内容。在劳动教育教学目标上,既要关注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达成,更要强调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目的,关注对个人潜力的外化作用,关注个体如何通过丰富的“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活动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里有活的阳光青少年。

  “新劳动教育”咋办?

  “以劳带全”的新劳动教育最能体现多元融合的育人价值,通过融合实践去实现对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劳动教育素养养成。后疫情时代,教育的诸多变革势在必行,未来已来,为早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四位一体教育命运共同体,多元协同的新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教育界人要真诚联合社会各界关心关注教育的人士,齐心协力,尽心尽责,着力做到新劳动教育的“四个下功夫”。

  首先,在促使学生于实践中真实劳动,并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上下功夫。“劳动长在手上,聪明长在眼上,健康长在腿上,善良长在心上”。在新劳动教育的实验中,要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最终促进学生脑、体、心、神、魂五位一体、相互平衡,就必须让各学段学生在实践中真实劳动,以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发现劳动中的美和快乐。据此,建议开辟校内劳动场所,学校可结合劳动课程建立设备完善的劳动场地,如木工车间、缝纫室、家政室、金工车间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农场,探索城乡结合,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的结合;通过生涯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生涯教育具有面向职业生活和劳动世界的特点,可通过社会实践与职业体验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进一步了解职业,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定向做好准备。目前,社会资源的开发不仅仅需要学校去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共识,目前家庭劳动和学校实践性劳动开展深度不够,社会实践劳动开放性和创新性有待融合。

  其次,在新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整合上下功夫。第一,要保证新劳动教育的课时和课程内容,并且要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离开课程谈劳动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在课程建设方面,协同好劳动教育必修与选修、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正式与非正式、直接与间接的关系。第三,要关注乡村或中心城区各种不同生活背景下学生的劳动差异,同时兼顾不同学段的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的劳动比例。

  再次,在把握好新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和评价手段上下功夫。比如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素养培养,重点不在于掌握娴熟的劳动技能,而在于体验劳动过程;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与课程学习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大学阶段要凸显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和就业力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好落实新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价的问题。质言之,在升学、就业过程中要使用好劳动素养评价,反对劳动教育进行过多的类似语、数、外等课程学习成效的终结性评价,要有发展性、过程性和展示性的劳动教育新评价。

  最后,在重建各学段学生精准劳动教育指导上下功夫。第一,不能忽视学生劳动教育的性别差异和劳动健康及安全问题。第二,要高度关注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不仅重视教师、家长等成人的引导作用,也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及自我指导,让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有自我价值选择、自我生长发展的动力。第三,要处理好劳动教育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任何劳动教育学习指导,不能过于强调其目的性或工具性,目标和手段应该紧密结合,以防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被工具化,遮蔽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

  总之,体力是脑力的支架,劳动长智慧,智慧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劳动教育的价值及意蕴深远,在“五育融合”视野下,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就是通过新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的重构带动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回归教育培养真实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原点,努力克服“现代人”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所呈现的懒、贪、傲、私等人性弱点,唤醒当代中国人勤劳、奉献、责任、公平、正义等优良品质!

(选自光明网,http://theory.gmw.cn/2020-04/21/content_33757121.htm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