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国家电网冀北公司党校盛情邀请,乔东为唐山供电公司工会干部讲授职工文化发展史与新时期职工文化建设工作课程。乔东指出,职工文化是伴随着工人阶级的产生、发展以及社会变革逐步形成的,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重大理论论断,为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科学方向。19世纪,工业革命促使工厂制度兴起,工人阶级逐渐形成。但当时工人劳动环境恶劣,为改善生存状况,工人开始自发组织互助团体、工会等,通过集体行动争取权益,这是职工文化的最初形态。此时的职工文化以反抗剥削压迫、争取基本劳动权益为核心 ,出现了反映工人悲惨生活和斗争愿望的民谣、诗歌,如英国工人创作的大量劳动歌曲,诉说劳动艰辛。20世纪初,欧美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职工文化也随之丰富。工人不仅通过罢工等形式斗争,还创办报刊、学校等,传播工人阶级思想。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职工文化开始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内涵。各地工人组织工会,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开办工人夜校,传播革命思想,创办工人俱乐部、工人学校等,激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和斗争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职工文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推动职工文化设施建设,各地纷纷建立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等,为职工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以“劳动光荣”为核心的职工文化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歌颂工人阶级、赞美劳动的文艺作品。如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生动展现了工人阶级建设新中国的豪迈气概,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职工文化精神。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职工文化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职工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不断拓展和创新,从单纯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企业更加注重职工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塑造企业精神、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职工文化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除传统的文艺、体育活动外,还出现了职工论坛、技能比武、创新工作室等新形式,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入21世纪,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职工文化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职工文化”模式兴起,网络文化活动、线上学习平台等不断涌现,让职工更便捷地参与文化活动、获取知识。同时,职工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职工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和生活品质提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活动。此外,职工文化在传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创造,鼓励职工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将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 。职工文化发展史是一部反映工人阶级成长、奋斗和社会进步的历史,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乔东主要分享了职工文化发展史与新时期职工文化建设工作的学习和研究体会,受到学员普遍好评。